中国农村土地调整的时序变化及地区差异——基于1999—2010年17省调查的实证分析

被引:23
作者
丰雷 [1 ]
叶剑平 [1 ]
蒋妍 [2 ]
朱可亮 [3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土地管理系
[2]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统计研究中心
[3] 美国农村发展研究所
关键词
土地制度; 土地调整; 地区差异; 土地调查;
D O I
10.13708/j.cnki.cn11-2640.2011.05.006
中图分类号
F301.1 [土地制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研究目的:基于1999—2010年中国17省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分析中国农村的土地调整、农户的调地意愿及其对未来地权稳定性的预期和信心。研究方法:描述分析,列联分析。研究结果:(1)二轮承包后,实际土地调整明显减少,近期则由于征地和土地整理等原因导致土地调整开始增多。(2)支持"不得调整"土地政策的农户比例显著高于反对的比例,土地承包合同和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等正式文件的发放有助于增强农户未来地权稳定性的信心。(3)土地调整的省市差异显著,而且平原地区调地多,丘陵和山区调地少。研究结论:中央政策对稳定农户地权稳定性的信心发挥了积极作用,并得到多数农民的拥护和支持;中央政策应进一步考虑不同地区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具有一定的弹性和灵活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2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农民的土地调整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2006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 [J].
张三峰 ;
杨德才 .
中国农村观察, 2010, (01) :15-24+33+94
[2]   2008年中国农村土地使用权调查研究——17省份调查结果及政策建议 [J].
叶剑平 ;
丰雷 ;
蒋妍 ;
罗伊普罗斯特曼 ;
朱可亮 .
管理世界, 2010, (01) :64-73
[3]   土地产权、非农就业机会与农户农业生产投资 [J].
钟甫宁 ;
纪月清 .
经济研究, 2009, 44 (12) :43-51
[4]   土地调整、地权稳定性与农民长期投资激励 [J].
许庆 ;
章元 .
经济研究, 2005, (10) :59-69
[5]   地权稳定性、土地流转与农地资源持续利用 [J].
俞海 ;
黄季焜 ;
Scott Rozelle ;
Loren Brandt ;
张林秀 .
经济研究, 2003, (09) :82-91+95
[7]   农村承包地调整 [J].
廖洪乐 .
中国农村观察, 2003, (01) :46-54+81
[8]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产权残缺与市场流转困境:理论与政策分析 [J].
钱忠好 .
管理世界, 2002, (06) :35-45+154
[10]   中国农地制度:一个分析框架 [J].
姚洋 .
中国社会科学, 2000, (02) :54-6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