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秸秆还田处理对旱地冬小麦土壤水分的影响

被引:12
作者
王燕培 [1 ]
柴守玺 [1 ]
陈玉章 [2 ]
杨长刚 [1 ]
常磊 [1 ]
谭凯敏 [1 ]
程宏波 [3 ]
黄彩霞 [4 ]
逄蕾 [1 ]
机构
[1] 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干旱生境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贵州省毕节农业科学研究所
[3] 甘肃农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4] 甘肃农业大学工程学院
关键词
秸秆还田; 地膜覆盖; 土壤水分; 西北雨养农区;
D O I
10.13869/j.cnki.rswc.2014.06.033
中图分类号
S152.7 [土壤水分];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秸秆还田对土壤水分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分时期分土层研究了小麦和玉米两种秸秆在不同处理下还田对西北雨养农区冬小麦土壤水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各处理土壤含水量的差异在时期上表现为前期大于后期,以越冬期的土壤墒情差异最大;在土层上表现为下层大于下层,以120—150cm土层处理间差异最大。总体表现为:土壤含水量的差异随着生育时期的推进和土层加深而减小。同时,除小麦秸秆还田后不覆膜不镇压(T6)外其余秸秆还田处理的小麦产量和土壤水分利用效率均高于CK。其中,玉米秸秆还田后小麦产量和土壤水分利用效率均高于小麦秸秆还田;秸秆还田不覆膜,镇压(T2,T5)高于不镇压(T3,T6)。全生育期200cm土体墒情秸秆还田好于露地(CK),秸秆还田覆膜(T1,T4)好于不覆膜(T2,T3,T5,T6)。无论是增产还是保墒,秸秆还田和地膜覆盖组合模式是最好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64 / 17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秸秆还田方式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产量及土壤水分的影响 [J].
王婷 ;
丁宁平 ;
周海燕 .
甘肃农业科技, 2013, (11) :22-24
[2]   不同栽培方式和秸秆还田对水稻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J].
袁玲 ;
张宣 ;
杨静 ;
杨春蕾 ;
曹小闯 ;
吴良欢 .
作物学报, 2013, 39 (02) :350-359
[3]   半干旱区旱地不同覆盖方式对糜子耗水和产量的影响 [J].
张小红 ;
张绪成 .
水土保持研究 , 2012, (05) :29-33
[4]   覆盖方式对玉米农田土壤水分、作物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J].
宋淑亚 ;
刘文兆 ;
王俊 ;
官情 ;
张燕青 .
水土保持研究, 2012, 19 (02) :210-212+217
[5]   地表覆盖对日光温室黄瓜生长发育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J].
翟胜 ;
梁银丽 ;
王巨媛 ;
戴全厚 ;
翟继元 ;
熊亚梅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07, (02) :73-77
[6]   旱地秸秆覆盖条件下作物减产的原因及作用机制分析 [J].
高亚军 ;
李生秀 .
农业工程学报, 2005, (07) :15-19
[7]  
小麦化感作用及其应用[J]. 卫新菊.小麦研究. 2005(02)
[8]  
小麦化感作用及其应用[J]. 卫新菊.小麦研究. 2005 (02)
[9]   局部覆盖条件下干旱过程对土壤水分蒸发的影响 [J].
王进鑫 ;
黄宝龙 ;
罗伟祥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9) :106-110
[10]   半干旱农田生态系统地膜覆盖的土壤生态效应 [J].
李世清 ;
李东方 ;
李凤民 ;
白红英 ;
凌莉 ;
王俊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5) :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