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征用的过度激励

被引:31
作者
刘东 [1 ]
张良悦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研究中心
[2] 南京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征地制度; 过度激励; 垄断购买权; 土地发展权; 农地制度;
D O I
10.13858/j.cnki.cn32-1312/c.2007.01.009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政府征地制度是土地改革的关键环节,城市的无界扩张和土地的粗放利用,农地非农化的加速以及由此引起的农民的“三无”问题都与此相关。本文认为地方政府作为一个利益主体,具有目标的多重性,如政绩需要、财政收入、城市地位等级等,在政府拥有土地垄断购买权和土地发展权缺失的制度下,土地成为实现上述目标的工具,并导致土地征用的过度激励。土地发展权是对土地开发有效限制的政策性工具。设置土地发展权,不仅能够增加土地征用的成本约束,而且能够通过市场机制对失地农民给予公平补偿。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我国失地农民状况及受偿意愿调查报告 [J].
孔祥智 ;
顾洪明 ;
韩纪江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6, (07) :57-62
[2]   2005年中国农村土地使用权调查研究——17省调查结果及政策建议 [J].
叶剑平 ;
蒋妍 ;
罗伊普罗斯特曼 ;
朱可亮 ;
丰雷 ;
李平 .
管理世界, 2006, (07) :77-84
[3]   土地融资与财政和金融风险——来自东部一个发达地区的个案 [J].
刘守英 ;
蒋省三 .
中国土地科学, 2005, (05) :3-9
[4]   我国耕地数量变化及其原因简析 [J].
张士功 ;
王立刚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05, (03) :5-8
[5]   农民土地权利的保护与“三农”问题 [J].
刘凤芹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5, (01) :120-126
[6]   中国土地征用制度:反思与改革 [J].
钱忠好 ;
曲福田 .
中国土地科学, 2004, (05) :5-11
[7]   非公共利益性质的征地行为与土地发展权补偿 [J].
黄祖辉 ;
汪晖 .
经济研究, 2002, (05) :66-71+95
[8]   土地非农化调控机制分析 [J].
张宏斌 ;
贾生华 .
经济研究, 2001, (12) :50-54
[9]   县乡级财政支出管理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对策 [J].
周业安 .
管理世界, 2000, (05) :122-132
[10]  
产业经济学与组织[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英)多纳德·海(DonaldA.Hay),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