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薪酬管制、产权性质与双重代理成本

被引:8
作者
徐宁 [1 ,2 ]
姜楠楠 [1 ]
机构
[1]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
[2] 山东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
关键词
高管薪酬管制; 多元治理主体; 双重代理成本; 产权性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72.91 [企业领导]; F272.92 [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1 ;
摘要
文章以双重代理理论为基础,运用中国上市公司2007-2013年的平衡面板数据对高管薪酬管制的利弊进行分析,并探讨在不同产权性质公司中多元治理主体对薪酬管制的调节效应及其差异。结果表明:薪酬管制利弊并存,表现为对高管在职消费的抑制作用与对大股东防御效应的促进作用;在国有控股公司中,董事会行为对高管薪酬与在职消费的关系具有负向调节效应,机构投资者治理对高管薪酬与大股东防御效应的关系具有负向调节效应;在民营控股公司中,管理层权力对高管薪酬与在职消费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效应。因此,理性权衡薪酬管制利弊并有效利用治理主体的制衡作用才是提高薪酬合理性的必要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93 / 10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民营企业大股东控制与高管薪酬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J].
王琦 ;
吴冲 .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21 (05) :65-71
[2]   经理人权力、薪酬结构与企业业绩 [J].
王新 ;
毛慧贞 ;
李彦霖 .
南开管理评论, 2015, 18 (01) :130-140
[3]   管理层能力、权力与在职消费研究 [J].
张铁铸 ;
沙曼 .
南开管理评论, 2014, 17 (05) :63-72
[4]   高管薪酬契约、参照点效应及其治理效果:基于行为经济学的理论解释与经验证据 [J].
徐细雄 ;
谭瑾 .
南开管理评论, 2014, 17 (04) :36-45
[5]   代理成本、所有权性质与业绩预告精确度 [J].
袁振超 ;
岳衡 ;
谈文峰 .
南开管理评论, 2014, 17 (03) :49-61
[6]   治理主体间的权力博弈影响了股权激励双重效应吗?——以民营中小上市公司为例 [J].
徐宁 ;
任天龙 ;
吴创 .
经济评论, 2014, (03) :64-74
[7]   董事会会议“形”与“实”的权衡——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J].
马连福 ;
石晓飞 .
中国工业经济, 2014, (01) :88-100
[8]   所有权性质、高管货币薪酬与在职消费——基于管理层权力的视角 [J].
傅颀 ;
汪祥耀 .
中国工业经济, 2013, (12) :104-116
[9]   所有权、负债与大股东利益侵占——来自中国控制权转移公司的证据 [J].
白云霞 ;
林秉旋 ;
王亚平 ;
吴联生 .
会计研究, 2013, (04) :66-72+96
[10]   “准官员”的晋升机制:来自中国央企的证据 [J].
杨瑞龙 ;
王元 ;
聂辉华 .
管理世界, 2013, (03) :2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