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外部性与地区工资差异:基于动态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86
作者
刘修岩 [1 ]
殷醒民 [2 ]
机构
[1]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
关键词
空间外部性; 市场潜能; 就业密度;
D O I
10.13821/j.cnki.ceq.2009.01.008
中图分类号
F249.2 [中国];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基于中国282个地级行政区域1999—2004年的面板数据,通过使用动态面板数据的计量方法对地区市场潜能、就业密度与其工资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我们发现,在控制住其他影响因素后,市场潜能外部性对地区工资水平存在显著为正的影响,而就业密度对工资水平的影响却是非线性的,只有就业密度高于某个"门槛"值时,它对工资水平的偏效应才显著为正。
引用
收藏
页码:77 / 98
页数:22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产业集聚与地区间劳动生产率差异 [J].
范剑勇 .
经济研究, 2006, (11) :72-81
[2]   中国地区工资水平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J].
张建红 ;
JPaul Elhorst ;
Arjen van Witteloostuijn .
经济研究, 2006, (10) :62-71
[3]   全球化与地区间收入差距:来自中国的证据 [J].
万广华 ;
陆铭 ;
陈钊 .
中国社会科学, 2005, (03) :17-26+205
[4]   生产集中、人口分布与地区经济差异 [J].
李国平 ;
范红忠 .
经济研究, 2003, (11) :79-86+93
[5]   比较优势差异、变化及其对地区差距的影响 [J].
蔡昉 ;
王德文 .
中国社会科学, 2002, (05) :41-54+204
[6]   美国早期制造业集中的转变及其对中国西部开发的启示 [J].
范剑勇 ;
杨丙见 .
经济研究, 2002, (08) :66-73+95
[7]   外国直接投资、技术外溢与内生经济增长——中国数据的计量检验与实证分析 [J].
沈坤荣 ;
耿强 .
中国社会科学, 2001, (05) :82-93+206
[8]   劳动力市场扭曲对区域差距的影响 [J].
蔡昉 ;
王德文 ;
都阳 .
中国社会科学, 2001, (02) :4-14+204
[9]   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同与差异——对西部开发战略的启示 [J].
蔡昉 ;
都阳 .
经济研究, 2000, (10) :30-37+80
[10]   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地区差距分析 [J].
林毅夫 ;
蔡昉 ;
李周 .
经济研究, 1998, (06) :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