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发展阶段及其时空格局演变特征

被引:125
作者
齐元静 [1 ,2 ]
杨宇 [1 ,2 ]
金凤君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
经济发展阶段; 空间格局; 时空演变; 地级行政单元;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701 ; 070104 ;
摘要
地级行政单元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是落实区域发展战略和相关政策的重要空间依托。现有研究中缺乏针对中国地级行政单元经济发展阶段及其时空格局演变的实证研究。本文在对经济发展阶段划分标准进行辨析的基础上,从全国和地级两个层面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及其时空特征进行系统分析,并通过Global Moran's I指数和Getis-Ord Gi*指数探讨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空间演变规律。研究发现:①总体而言,中国经济发展一直处于相对的集聚状态,自1990年到2010年由初级产品生产阶段进入工业化的中期阶段,经济发展格局呈现出"均衡—不均衡—逐步均衡"的演变特征。②中国经济发展呈现出明显的由沿海向内陆地区推进的总体趋势,中西部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主要是区域性中心城市和资源富集型城市两种类型。③中国经济发展的热点区域呈现出"北移西进"的态势,东部沿海地区空间联动发展的效应有所减弱,呈现出"南上北下"的趋势,中西部地区城市仍以单体式发展为主,区域带动效应较弱,联动发展态势不明显。④从时间趋势来看,虽然全国经济发展出现了放缓的趋势,但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速却快速提高,已经明显高于沿海地区。⑤资源富集地区是中西部经济增长的热点地区,采用人均GDP单一指标测算的部分资源富集地区的经济发展阶段存在"虚高化"的特征,资源大规模集中开发带动经济总量迅速膨胀的同时,却掩盖了背后的经济结构失调和社会发展滞后等诸多问题,应引起决策者和学术界的持续关注。
引用
收藏
页码:517 / 531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城市规模的空间聚散与中心城市影响力——基于中国637个城市空间自相关的实证 [J].
刘涛 ;
曹广忠 .
地理研究, 2012, 31 (07) :1317-1327
[2]   中国的区域关联与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 [J].
潘文卿 .
经济研究, 2012, 47 (01) :54-65
[3]   中国城镇化地区贡献的内陆化演变与解释——基于1982-2008年省区数据的分析 [J].
曹广忠 ;
刘涛 .
地理学报, 2011, 66 (12) :1631-1643
[4]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经济重心格局演变及其空间差异 [J].
王彬 ;
王宜强 .
地理研究, 2011, 30 (10) :1882-1890
[5]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区域经济增长趋同与差异 [J].
张晓青 .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 (12) :1577-1583
[6]   交通轴线约束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分布特征 [J].
蒋洪旭 ;
赵方冉 ;
李小英 ;
韩晶茹 .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 (10) :1225-1232
[7]   贫困视角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规律及其管治研究 [J].
隋文娟 ;
刘筱 ;
廖悲雨 ;
王铮 .
地理研究, 2010, 29 (02) :373-381
[8]   中国经济与人口重心的耦合态势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J].
樊杰 ;
陶岸君 ;
吕晨 .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 (01) :87-95
[9]   淮海经济区经济发展差异研究 [J].
孙姗姗 ;
朱传耿 ;
李志江 .
地理学报, 2009, 64 (08) :924-934
[10]   基于县域单元的江苏省经济空间格局演化 [J].
靳诚 ;
陆玉麒 .
地理学报, 2009, 64 (06) :713-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