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从中国工会会员身份中获益?

被引:64
作者
李明 [1 ]
徐建炜 [2 ]
机构
[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2]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工会; 异质性影响; 雇员-雇主匹配数据; 收入差距;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412.6 [工会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2 ;
摘要
在收入分配失衡及劳资争议加剧的背景下,中国加快了工会建设的步伐。但学界对中国工会是否有助于改善劳动权益,还有争议。鉴于已有基于企业截面数据研究可能存在的"加总谬误"及"选择偏误",本文首次基于2009年北京等六个省份的约24万雇员—雇主匹配数据,研究了工会对不同类型职工的异质性影响。在采用干预效应模型控制工会会员身份可能存在的选择效应后,本文发现:(1)中国工会不仅提高了会员职工的工资率,还降低了他们的工作时间。(2)不同技能职工从工会中的获益不同:中等技能职工加入工会后的工资率溢价高于均值,低技能职工低于均值,最高技能职工最小;就工作时间而言,低技能职工加入工会后的降幅大于均值。(3)进一步来看,中国工会影响存在所有制差异:国有企业职工的受益主要在工资率上,私营、港澳台和外资企业职工主要在工作时间上。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62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工会、政治关联与工资决定——基于中国企业调查数据的分析 [J].
杨继东 ;
杨其静 .
世界经济文汇, 2013, (02) :36-49
[2]   工会建设与外来工劳动权益保护——兼论一种“稻草人机制” [J].
孙中伟 ;
贺霞旭 .
管理世界, 2012, (12) :46-60+81
[3]   60年来中国工会的三次大改革 [J].
游正林 .
社会学研究, 2010, 25 (04) :76-105+244
[4]   中国工会:转型期的诉求责难与制度救济 [J].
任小平 .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09, 23 (02) :7-11
[5]   国民收入的要素分配:统计数据背后的故事 [J].
白重恩 ;
钱震杰 .
经济研究, 2009, 44 (03) :27-41
[6]   工会是否提高了工人的福利?——来自12个城市的证据 [J].
姚洋 ;
钟宁桦 .
世界经济文汇, 2008, (05) :5-29
[7]   从“盐田国际”罢工事件看中国工会维权路径中的制度救济 [J].
许晓军 ;
任小平 .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08, (04) :140-144
[8]   在全总十四届三次主席团(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J].
王兆国 .
中国工运, 2004, (01) :6-9
[9]  
蒂特马斯社会政策十讲[M].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英) 蒂特马斯, 2011
[10]   Treatment interactions with nonexperimental data in Stata [J].
Brown, Graham K. ;
Mergoupis, Thanos .
STATA JOURNAL, 2011, 11 (04) :545-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