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举国体制的时代内涵、关键特征与实现机理

被引:17
作者
高菲
王峥
王立
机构
[1]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
关键词
新型举国体制; 科技创新; 集中力量; 实现机理;
D O I
10.13580/j.cnki.fstc.2023.01.019
中图分类号
G322 [中国]; F124.3 [技术发展与革新];
学科分类号
1201 ; 1204 ; 0201 ; 020105 ;
摘要
新型举国体制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原有举国体制的创新发展,是中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制度基础。通过在历史的纵深中回溯新中国成立以来举国体制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的连续性与创新性,形成对新型举国体制发展逻辑的规律性认识,结合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剖析新型举国体制的时代内涵,辨析新型举国体制与传统举国体制的主要差异,明确新型举国体制的边界向度、参与主体与组织方式。
引用
收藏
页码:1 / 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新型举国体制的核心优势与时代意义 [J].
王向军 .
人民论坛, 2021, (27) :65-67
[2]   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提升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 [J].
樊继达 .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20, (09) :48-51
[3]   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化能力 [J].
余江 ;
管开轩 ;
李哲 ;
陈凤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20, 35 (08) :1018-1023
[5]   内涵、优势、意义:论新型举国体制的三个维度 [J].
何虎生 .
人民论坛, 2019, (32) :56-59
[6]   传统“举国体制”下的经济发展再探:以“失去的十年”为例 [J].
时磊 ;
杨德才 .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19, (04) :89-97
[7]   科技进步的举国体制及其转型:新中国工业史的启示 [J].
王曙光 ;
王丹莉 .
经济研究参考, 2018, (26) :3-13+41
[8]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的优势 [J].
李春华 ;
朱亚洲 .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41 (03) :74-78
[9]   从科技管理到创新治理——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制度建构 [J].
张仁开 .
上海城市规划, 2016, (06) :46-50
[10]   中国科技体制的演变 [J].
孙烈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9, 34 (09) :970-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