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珠三角城镇空间拓展的模式与动力机制分析

被引:16
作者
李志刚 [1 ,2 ,3 ,4 ]
李郇 [2 ]
机构
[1] 英国南安普敦大学
[2] 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
[3] 中国地理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
[4] 英国卡迪夫大学
基金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城市化; 空间拓展; 动力机制; 珠三角;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4.113 [];
学科分类号
081303 ; 083302 ; 1204 ;
摘要
2000年以来,珠三角城镇空间拓展的模式转型表现出正规化和多样化的新趋势。土地资源的日益稀缺迫使政府通过制度手段、政策调控推进近郊农村全盘"城市化";同时,通过生物岛、大学城等大型项目建设,实现农村地区的大幅度"城市化"。城镇空间拓展的模式正由原有的自下而上、内生化的旧模式向强调政府主导的新方向转变。"城中村"进入真正的转型社区阶段,成为转型社区,其改制与改造的推进使城市空间扩张格局正由"非正规化"转向"正规化"。城市土地稀缺问题暂时缓解,但新城市社区中社会与人的城市化进程将任重而道远。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4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快速城市化下“转型社区”的社区转型研究 [J].
李志刚 ;
于涛方 ;
魏立华 ;
张敏 .
城市发展研究, 2007, (05) :84-90
[2]   区域公共管理视野下的行政区划改革:以珠三角为例 [J].
张紧跟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5) :91-96+127
[3]   试论半城市化现象及其特征——以广东省东莞市为例 [J].
郑艳婷 ;
刘盛和 ;
陈田 .
地理研究, 2003, (06) :760-768+812
[4]   农村城市化:“苏南模式”与“珠江模式”比较研究 [J].
张敏 ;
顾朝林 .
经济地理, 2002, (04) :482-486
[5]   外资影响下的城市化──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J].
薛凤旋,杨春 .
城市规划, 1995, (06) :21-27
[6]  
规划广州[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林树森[等]著, 2006
[7]  
转制社区干部培训实用读本[M]. 广州出版社 , 曹国栋, 2006
[8]  
渴望生存[M]. 中山大学出版社 , 周大鸣著, 2005
[9]  
深圳特区城中村研究[M].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 王如渊[著], 2004
[10]  
Transitional Cities[J] . Fulung Wu.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 2003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