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协调性研究

被引:88
作者
孙平军
丁四保
修春亮
魏冶
机构
[1] 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 协调性; 均方差赋权法; 东北地区;
D O I
10.13249/j.cnki.sgs.2012.04.008
中图分类号
C922 [人口地理学]; F29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20106 ; 1204 ;
摘要
城市化是一个"人口-经济-空间"三维一体的过程,其内在协调与否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为此,首先通过构建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内在表征指标,运用均方差赋权法,以东北地区(指的是东北三省)34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来综合测度其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水平;其次运用协调度评价模型对其协调程度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类。研究结果表明:①东北地区经济城市化主导人口、空间城市化,但整体水平不高,平均水平基本处于加速发展阶段(0.25~0.35);②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水平的空间分异明显,其中人口城市化整体呈现出由北往南递减的趋势,而经济城市化则成由南往北递减的趋势,两者"内在互补(互异)"趋势非常明显;③三者城市化协调度低,且区域差异明显,由南往北递减趋势非常明显;④依据彼此间协调度主宰程度,将其划分为综合协调导向型,人口-经济、人口-空间、经济-空间协调导向型4种类型。
引用
收藏
页码:450 / 45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脆弱性视角的矿业城市人地耦合系统的耦合度评价——以阜新市为例 [J].
孙平军 ;
修春亮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0, 29 (06) :75-79
[2]   城市化与土地资源利用的耦合协调机制研究 [J].
许君燕 .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0, 26 (10) :929-933
[3]   中国城市化水平的综合测度及其动力因子分析 [J].
陈明星 ;
陆大道 ;
张华 .
地理学报, 2009, 64 (04) :387-398
[4]   区域城市化水平综合测度及其理想动力分析——以江苏省为例 [J].
欧向军 ;
甄峰 ;
秦永东 ;
朱灵子 ;
吴泓 .
地理研究, 2008, (05) :993-1002
[5]   资源型城企物流耦合系统的耦合度评价模型及其应用 [J].
曹明秀 ;
关忠良 ;
纪寿文 ;
薛辉 .
物流技术, 2008, (06) :45-49
[6]   北京城市边缘区城市化过程与空间扩展——以大兴区为例 [J].
吴铮争 ;
宋金平 ;
王晓霞 ;
成弈 ;
张宁 .
地理研究, 2008, (02) :285-293+483
[7]   快速城镇化过程中的中国城镇土地利用特征 [J].
刘新卫 ;
张定祥 ;
陈百明 .
地理学报, 2008, (03) :301-310
[8]   中国城市化滞后的经济因素——基于面板数据的国际比较 [J].
李郇 .
地理研究, 2005, (03) :421-431
[9]   小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以东北低山丘陵区黑牛河小流域为例 [J].
戴全厚 ;
刘国彬 ;
刘明义 ;
王跃邦 .
地理学报, 2005, (02) :209-218
[1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度分析 [J].
刘耀彬 ;
宋学锋 .
科技导报, 2005, (02) :4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