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度分析

被引:43
作者
刘耀彬
宋学锋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江苏徐州,江苏徐州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关键词
工业化; 城市化; 协调度时空分析; 中国指标体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在阐述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度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工业化综合水平指数与城市化综合水平指数之间协调度模型。对改革开放以来 24 年的中国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度的时空进行分析,其结果显示:( )从时间上看,改革开放后,中国工业 1化与城市化基本经历了两个明显的阶段,即 1978 ̄1991 年是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不协调发展时期,而 1992 ̄2001 年是基本协调发展时期;()从空间上看,中国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度分布明显存在着地带性差异,东部地区大部分省区的协调度 2较高,中西部除了少数省区协调度较高外,其它大部分省区的协调度都较低。中国省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度地区分布还似乎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很大的空间对应关系,即经济发展水平高的省区的协调度相对较高,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省区协调度相对较低。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5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地理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J].
许学强 ;
周素红 .
经济地理, 2003, (04) :433-440
[2]   转型时期中国城市化水平变动及动力分析 [J].
刘耀彬 ;
李仁东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3, (01) :8-12
[3]   湖北省城市化水平影响因素探讨 [J].
刘耀彬 .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1) :87-90
[4]   中国人口城市化水平与结构偏差 [J].
李文溥 ;
陈永杰 .
中国人口科学, 2001, (05) :10-18
[5]   90年代中国省级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度分析 [J].
张晓东 ;
池天河 .
地理研究, 2001, (04) :506-515
[6]   可持续发展协调性分析 [J].
曾珍香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1, (03) :18-21
[7]   中国区域城市化水平差异原因探析 [J].
蒋耒文 ;
考斯顿 .
中国人口科学, 2001, (01) :45-51
[8]   从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探讨我国城市化问题 [J].
胡彬 .
财经研究, 2000, (08) :46-51
[9]   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研究 [J].
孟庆松 ;
韩文秀 .
天津大学学报, 2000, (04) :444-446
[10]   中国城市化水平的综合思考 [J].
陈爽 ;
姚士谋 ;
章以本 .
经济地理, 1999, (04) :11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