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数字化贫困地理集聚特征及时空演化机制

被引:36
作者
彭继增 [1 ,2 ]
陶旭辉 [2 ,3 ]
徐丽 [2 ]
机构
[1] 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2] 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3]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数字化贫困; 数字鸿沟; 地理集聚; 空间极化效应; 衰减边界; 精准扶贫; 信息化;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9.02.021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数字化贫困是我国现阶段呈现的一种新形态的贫困。文章基于数字平台、数字能力、数字行政、数字生活四个方面构建地区数字化贫困指标体系,测度了我国31省市区2006—2015年数字化贫困指数,并剖析其时间和空间层面的演变及原因。进一步,运用基于邻接、地理距离、人力资本距离和距离衰减空间权重的空间杜宾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我国数字化贫困减贫呈现两阶段特征;②数字化整体呈现由赤贫向精英阶层动态演进的社会移动,地理上呈现由东向西的"贪吃蛇"式推进特征,并且在地理上呈现一条南北贯穿的"数字化鸿沟";③数字富裕地区对数字贫困地区的"空间极化效应"可能的衰减边界为160~200 km。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69 / 179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中国省际畜牧业碳排放测度及时空演化机制 [J].
姚成胜 ;
钱双双 ;
李政通 ;
梁龙武 .
资源科学, 2017, 39 (04) :698-712
[2]   从数字鸿沟到红利差异——互联网资本的视角 [J].
邱泽奇 ;
张樹沁 ;
刘世定 ;
许英康 .
中国社会科学, 2016, (10) :93-115+203
[3]   中国水产养殖业地理集聚特征及空间演化机制 [J].
姚成胜 ;
李政通 ;
王维 ;
廖洋琴 ;
张新芝 .
经济地理, 2016, 36 (09) :118-127
[4]   从数字鸿沟到数字贫困:基本概念和研究框架 [J].
周向红 .
学海, 2016, (04) :154-157
[5]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生产效率的外溢效应及其衰减边界——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分析 [J].
余泳泽 ;
刘大勇 ;
宣烨 .
金融研究, 2016, (02) :23-36
[6]   信息化发展水平与产业结构变迁的相关性分析 [J].
赵昕 ;
茶洪旺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 25 (07) :84-88
[7]   新型城镇化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了吗?——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研究 [J].
蓝庆新 ;
陈超凡 .
财经研究, 2013, 39 (12) :57-71
[8]   数字贫困社群实现信息社会流动的影响因素研究——一项京津晋沪粤五地调研的实证分析 [J].
闫慧 .
情报资料工作, 2013, (04) :91-96
[9]   我国区域创新效率的空间外溢效应与价值链外溢效应——创新价值链视角下的多维空间面板模型研究 [J].
余泳泽 ;
刘大勇 .
管理世界, 2013, (07) :6-20+70+187
[10]   金融支持区域创新的竞争和溢出效应——基于空间面板杜宾模型的研究 [J].
柏玲 ;
姜磊 .
上海经济研究, 2013, 25 (07) :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