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何系统性偏离实际?——基于地级市政府工作报告的实证分析

被引:15
作者
魏建 [1 ]
鉴闻 [2 ]
机构
[1] 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
[2] 中国农业银行国际结算单证中心
关键词
经济增长预期目标; 系统性偏差; 影响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对经济增长进行预期管理是现代国家的通行做法,但我国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形成过程却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收集2004—2014年我国277个地级市的"政府工作报告"发现,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与实际增长率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系统性偏差。那么,这种系统性偏差是如何形成的?实证分析发现:省级偏差与市级偏差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市委书记的更替与偏差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经济发展水平与偏差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例对偏差有显著影响;并且这些因素在我国东、中、西部有着不同的表现。因此,要进一步完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形成机制,实现对经济增长的有效指导。
引用
收藏
页码:98 / 107+176 +176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1]   目标管理责任制:农村基层政权的实践逻辑 [J].
王汉生 ;
王一鸽 .
社会学研究, 2009, 24 (02) :61-92+244
[12]   官员任期、异地交流与经济增长——来自省级经验的证据 [J].
张军 ;
高远 .
经济研究, 2007, (11) :91-103
[13]   地方官员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省长、省委书记交流的证据 [J].
徐现祥 ;
王贤彬 ;
舒元 .
经济研究, 2007, (09) :18-31
[14]   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 [J].
周黎安 .
经济研究, 2007, (07) :36-50
[15]   关于GDP的几点思考 [J].
李德水 .
经济研究, 2004, (04) :26-28
[16]   宏观经济增长预期指标设立原因探析 [J].
陈二加 .
厦门特区党校学报, 1999, (03)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