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制对中国环境污染的影响——基于隐性经济的视角

被引:120
作者
余长林 [1 ]
高宏建 [2 ]
机构
[1] 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
[2] 中国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
关键词
环境管制; 隐性经济; 环境污染;
D O I
10.19581/j.cnki.ciejournal.2015.07.002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现有对环境管制如何影响环境污染的研究往往忽略了隐性经济的存在及其影响。隐性经济作为制度弱化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带来环境污染的同时,会影响到环境管制的政策效果。为此,本文将隐性经济活动纳入考虑,从理论上研究了环境管制和隐性经济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理论研究表明,环境管制对环境污染存在两种相反的效应:一方面,环境管制通过减少官方经济活动降低了环境污染;另一方面,环境管制通过扩大隐性经济规模提高了环境污染。环境管制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依赖于上述两种效应以哪一种效应为主导。在此基础上,基于1998—2012年中国省际层面的面板数据,本文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系统GMM方法实证考察了环境管制强度、隐性经济规模及其二者的交互作用对中国环境污染的影响。计量结果表明,环境管制强度对中国的环境污染具有显著负向作用,但环境管制强度与隐性经济规模的交互作用对中国的环境污染具有显著正向作用。总体而言,中国目前的环境管制不利于环境质量的改善。隐性经济对中国的环境污染具有显著正向作用,环境管制强度越高,隐性经济对中国环境的负面影响也越大。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35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环境规制与经济增长:基于经济型规制分类的研究 [J].
原毅军 ;
刘柳 .
经济评论, 2013, (01) :27-33
[2]   贸易开放、经济增长与中国二氧化碳排放 [J].
李锴 ;
齐绍洲 .
经济研究, 2011, 46 (11) :60-72+102
[3]   财政分权与环境污染:碳排放的视角 [J].
张克中 ;
王娟 ;
崔小勇 .
中国工业经济, 2011, (10) :65-75
[4]   环境规制强度和生产技术进步 [J].
张成 ;
陆旸 ;
郭路 ;
于同申 .
经济研究, 2011, 46 (02) :113-124
[5]   中国各地区隐性经济的规模、原因和影响 [J].
杨灿明 ;
孙群力 .
经济研究, 2010, 45 (04) :93-106
[6]   国际贸易、污染产业转移和中国工业CO排放 [J].
李小平 ;
卢现祥 .
经济研究, 2010, 45 (01) :15-26
[7]   中国未被观测经济规模——基于MIMIC模型和经济普查数据的新发现 [J].
徐蔼婷 ;
李金昌 .
统计研究, 2007, (09) :30-36
[8]  
Benefits and Costs of the Informal Sector: The Case of Brick Kilns in Bangladesh[J] . Lelia Croitoru,Maria Sarraf.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 2012 (06)
[9]  
Pollution, shadow economy and corruption: Theory and evidence[J] . Amit K. Biswas,Mohammad Reza Farzanegan,Marcel Thum.Ecological Economics . 2012
[10]  
Shadow economies around the world: what do we really know?[J] . Friedrich Schneider.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 200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