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地区隐性经济的规模、原因和影响

被引:70
作者
杨灿明
孙群力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关键词
隐性经济; 税收负担; 居民收入; 多指标多原因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采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应用MIMIC模型度量了1998—2007年我国30个省市区的隐性经济规模。在MIMIC模型中,以税收负担、居民收入、失业率、政府管制和自我就业率作为隐性经济的原因变量,以实际GDP增长率、劳动力参与率作为隐性经济的指标变量,研究发现,税收负担、失业率与隐性经济显著正相关,而居民收入、政府管制、自我就业率则与隐性经济显著负相关,它们是影响隐性经济的主要因素。本文还发现,隐性经济对官方经济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而隐性经济与劳动力参与率显著负相关,即随着隐性经济的发展,使部分劳动者从官方经济部门进入到隐性经济部门。度量结果表明,我国各省市区平均隐性经济规模在1998—2007年期间介于10.5%—14.6%之间,且呈逐年缓慢上升的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93 / 106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基于国民账户均衡模型的未观测经济规模测算 [J].
李建军 .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8, (06) :24-28
[2]   中国未被观测经济规模——基于MIMIC模型和经济普查数据的新发现 [J].
徐蔼婷 ;
李金昌 .
统计研究, 2007, (09) :30-36
[3]   灰色收入拉大居民收入差距 [J].
王小鲁 .
中国改革, 2007, (07) :9-12
[4]   未被观测经济估算方法新探 [J].
李金昌 ;
徐蔼婷 .
统计研究, 2005, (11) :21-26
[5]   我国直接税与间接税关系的发展和展望 [J].
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
税务研究, 2005, (01) :47-52
[6]   税收诱致性现金持有量模型因果性检验及对我国地下经济规模的估测 [J].
夏南新 .
统计研究, 2004, (03) :61-64
[7]   The shadow economy in three Mediterranean countries: France, Spain and Greece. A MIMIC approach [J].
Roberto Dell’Anno ;
Miguel Gómez-Antonio ;
Angel Alañon-Pardo .
Empirical Economics, 2007, 33 (1) :197-197
[8]  
Dodging the grabbing hand: the determinants of unofficial activity in 69 countries[J] . Eric Friedman,Simon Johnson,Daniel Kaufmann,Pablo Zoido-Lobaton.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 2000 (3)
[9]  
Shadow Economies: Size, Causes, and Consequences[J] . Friedrich Schneider,Dominik H. Enste.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 2000 (1)
[10]   Modelling the hidden economy and the tax-gap in New Zealand [J].
David E. A. Giles .
Empirical Economics, 1999, 24 (4) :621-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