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伪社会责任行为研究

被引:148
作者
肖红军 [1 ]
张俊生 [2 ]
李伟阳 [3 ]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2] 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3] 厦门大学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文化研究中心
关键词
社会责任; 伪社会责任; 社会福利; 漂绿; 治理;
D O I
10.19581/j.cnki.ciejournal.2013.06.009
中图分类号
F272-05 [];
学科分类号
1201 ;
摘要
尽管企业伪社会责任行为已经成为一种全球性普遍现象,但这一问题并没有得到理论界和学术界的充分关注和足够重视,目前的理论研究十分缺乏。本文对企业伪社会责任行为的内涵、假设、动因、危害、曝光和治理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分别从动机层面和言行分离层面对企业伪社会责任行为进行了界定,分析了伪社会责任与社会责任在动机、行动、沟通和绩效等四个构面上的差异及其相互联系;揭示了企业伪社会责任行为的三个方面假设,即对人性假设、企业与社会关系、企业社会责任的矛盾认知;构建了企业伪社会责任行为动因的深思熟虑(PORE)模型,从压力、机会、借口和曝光等四个维度剖析了企业伪社会责任行为的动因;指出了企业伪社会责任行为可能产生四个方面的危害,即损害企业的可持续竞争力、导致市场的逆向选择、造成整体社会福利损失、威胁社会责任运动发展;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企业伪社会责任行为曝光会引起资本市场对企业的经济惩罚;分别从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两个视角提出了对企业伪社会责任行为的压力治理、机会治理、借口治理和曝光治理的针对性策略。
引用
收藏
页码:109 / 121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道德伪善的心理学研究述评 [J].
沈汪兵 ;
刘昌 .
心理科学进展, 2012, 20 (05) :745-756
[2]   企业社会责任的逻辑 [J].
李伟阳 ;
肖红军 .
中国工业经济, 2011, (10) :87-97
[3]   基于社会资源优化配置视角的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兼对新古典经济学企业社会责任观的批判 [J].
李伟阳 ;
肖红军 .
中国工业经济, 2009, (04) :116-126
[4]   企业的社会责任(上) [J].
亨利·明茨伯格 ;
詹正茂 .
IT经理世界, 2005, (10) :100-102
[5]  
绿色品牌发展机制实证研究[D]. 刘呈庆.山东大学 2010
[6]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 Process Model of Sensemaking[J] . Kunal Basu,Guido Palazzo.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 200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