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会资源优化配置视角的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兼对新古典经济学企业社会责任观的批判

被引:32
作者
李伟阳 [1 ]
肖红军 [2 ]
机构
[1] 国家电网公司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
基金
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社会福利; 利益相关方合作机制; 合作剩余;
D O I
10.19581/j.cnki.ciejournal.2009.04.012
中图分类号
F270 [企业经济理论和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对社会负责任的行为,其本质是探求什么样的企业行为能够促进社会资源的更优配置,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新古典经济学认为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能够自动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因此,提出企业社会责任就是最大限度地赚取利润。本文对这一观点进行了严肃批判,并从现实中的"人"出发,提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本质是企业以履责意愿为动力,通过创建利益相关方合作机制,最大限度地创造社会福利。本文认为,企业可以通过促使利益相关方认识到相互之间存在着共同利益(合作基础),并与之共同创造相互信任、优势互补和有效激励等前提条件(合作前提),创建利益相关方合作机制,创造合作剩余,实现企业发展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价值最大化,促进社会资源的更优配置,最大限度地创造社会福利。
引用
收藏
页码:116 / 126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企业社会责任概念探究 [J].
李伟阳 ;
肖红军 .
经济管理, 2008, (Z2) :177-185
[3]   自生能力、经济转型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反思 [J].
林毅夫 .
经济研究, 2002, (12) :15-24+90
[4]   动态企业理论的发展 [J].
路风 .
国际经济评论, 2000, (Z5) :46-51
[5]   经济学研究重心的转移与“合作”经济学构想——对创建“中国经济学”的思考 [J].
黄少安 .
经济研究, 2000, (05) :60-67
[6]   “个体主义”抑或“整体主义” [J].
杨立雄 .
经济学家, 2000, (01) :75-80
[7]   社会资本:对一种新解释1范式的探索 [J].
杨雪冬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1999, (03) :51-59
[8]  
经济人与社会秩序分析[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杨春学著, 1998
[9]  
经济体制效率分析导论[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刘世锦著,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