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存牌坊文化遗迹的地域分异及成因

被引:15
作者
赵媛 [1 ,2 ,3 ]
麻勤 [2 ]
郝丽莎 [2 ,3 ]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
[2]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3] 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
关键词
现存牌坊; 地域分异; 成因;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879.1 [古代建筑];
学科分类号
060107 ;
摘要
牌坊作为历史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在一定程度上集中体现了中国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和社会变迁的复杂作用。以中国始建于民国之前的1045座现存牌坊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地域分异特征,探索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和地域文化对牌坊建立与保护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现存牌坊数量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各类牌坊分布亦呈东西分异或南北分化特征。成因上,宏观地理环境格局控制了中国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地域分异,是形成牌坊分布地域差异的主要原因,牌坊的保护状况亦加剧了地域分布的南北差异。"人本"属性牌坊在地域分布上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较大,南方理学文化繁荣更加催生了节孝坊和功德坊在南方地区的集聚;"神本""物本"属性的牌坊主要受祭礼文化、京师文化、泰山文化的影响而集聚在北方地区;局地自然地理环境亦使部分类型牌坊的分布呈现特定的局域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948 / 1962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40 条
[1]   新文化地理学的理论统一性与话题多样性 [J].
钱俊希 ;
朱竑 .
地理研究, 2015, 34 (03) :422-436
[2]   平遥古城民居之门的形态变迁及其家的观念表征 [J].
陶伟 ;
蒋伟 ;
何新 .
地理研究, 2014, 33 (12) :2418-2426
[3]   山东老石牌坊分布及类型调查 [J].
苗红磊 .
设计艺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14, (03) :88-94
[4]   浙江明清科举功名牌坊修建原因、类型及研究价值 [J].
黄明光 ;
王兴文 .
教育与考试, 2014, (01) :34-38+52
[5]   21世纪的中国与中国地理学:一场文化(地理)革命? [J].
江莉莉 .
人文地理, 2013, 28 (01) :1-9+19
[6]   儒家思想符号化及其社会功能 [J].
袁名泽 ;
詹石窗 .
中华文化论坛, 2012, 5 (05) :157-165
[7]   隆昌石牌坊群成因初探 [J].
李华扬 .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1, 26 (07) :81-83
[8]   贞节牌坊背后的制度信息 [J].
喻中 .
比较法研究, 2010, (05) :131-139
[9]   从牌坊和宗祠建筑看古徽州的宗法文化景观 [J].
陈旭东 .
山西建筑, 2010, 36 (11) :50-51
[10]   巴蜀牌坊铭文所见清代农民暴动与起义初探 [J].
黄尚军 ;
董红明 .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0, 26 (01) :118-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