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8 条
中国市域空间结构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45
作者:
李琬
[1
]
孙斌栋
[1
]
刘倩倩
[2
,3
]
张婷麟
[1
]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来源:
关键词:
单中心;
多中心;
市域空间结构;
政府干预;
自然地理;
D O I:
10.13249/j.cnki.sgs.2018.05.004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优化与重构人口的空间分布格局是当前国家战略决策的重点研究领域之一。首先,利用2000年和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通过帕累托指数、赫芬达尔指数和首位比重指数刻画了中国城市市域空间结构的特征及其演化;其次,从自然地理、社会经济和政府干预3个方面系统地揭示了区域空间结构形成与演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相对于胡焕庸线以西地区,胡焕庸线以东的市域更偏向多中心;中国市域空间结构相对稳定,有微弱的向多中心发展的趋势;(2)市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主要受政府干预影响,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的作用相对较弱。具体而言,地表粗糙程度、城市行政等级和政府支出占比会推动区域空间结构朝单中心方向发展;而土地面积、县/县级市内国家级开发区个数、市域内政府间竞争以及人均公路里程则使得空间结构朝均衡的多中心方向演进。
引用
收藏
页码:672 / 680
页数:9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