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粮食产量增长的潜力及实现机制分析

被引:16
作者
魏剑锋
机构
[1] 河南大学工商管理研究所
关键词
粮食增产; 耕地开发; 单产提高; 实现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6.11 [粮食作物];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立足自身解决粮食问题是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也是实现粮食安全的基础。本文基于动态和长期视角,从中国粮食产出的主要影响因素出发,讨论了耕地资源开发途径、粮食单产增长潜力及实现粮食增产机制等三个基本问题。研究结果表明:①城市建设用地刚性增长的态势难以改变,但只要消除制度障碍,彻底转移农村人口,并推动农村空闲宅基地的复耕,不仅能够节约农村建设用地,而且可以增加土地供给,使耕地"保有量"目标在长期中实现。②粮食单产的潜在增长空间较大,其基本途径是改造中低产田、提高科技贡献率和中低产农户的科学种粮水平。③粮食的实际产出是多种生产要素配置的结果,提高粮农收益是关键环节。实现粮食增产目标,需要改善粮食生产要素条件,完善粮食生产补贴制度,推动粮食生产规模经营。
引用
收藏
页码:168 / 17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中国耕地变化的驱动因子及其省域差异分析 [J].
曹银贵 ;
袁春 ;
周伟 ;
陶金 ;
华蓉 .
中国土地科学, 2008, (02) :17-22
[2]   我国粮食自给率与粮食贸易问题 [J].
柯炳生 .
农业展望, 2007, (04) :3-6
[3]   现阶段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 [J].
林军 .
求是, 2007, (08) :34-36
[4]   城镇化对耕地影响的研究 [J].
朱莉芬 ;
黄季焜 .
经济研究, 2007, (02) :137-145
[5]   我国农业发展的科技贡献水平分析 [J].
王启现 ;
许世卫 ;
李志强 ;
刘自杰 .
农业科技管理, 2006, (06) :10-13
[6]   中国耕地的粮食生产能力与粮食产量对比研究 [J].
张晋科 ;
张凤荣 ;
张琳 ;
张迪 ;
吴初国 ;
孔祥斌 .
中国农业科学, 2006, (11) :2278-2285
[7]   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与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J].
马强 .
农业经济, 2006, (08) :3-5
[8]   经济增长与耕地资源数量变化:国际比较及其启示 [J].
吴群 ;
郭贯成 ;
万丽平 .
资源科学, 2006, (04) :45-51
[9]   影响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原因及对策 [J].
付文杰 .
安徽农业科学, 2006, (19) :5056-5058+5061
[10]   中国经济崛起与中国食物和能源安全及世界经济发展 [J].
黄季焜 ;
杨军 .
管理世界, 2006, (01) :67-7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