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耕地的粮食生产能力与粮食产量对比研究

被引:95
作者
张晋科 [1 ]
张凤荣 [1 ]
张琳 [1 ]
张迪 [2 ]
吴初国 [2 ]
孔祥斌 [1 ]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系
[2] 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
关键词
粮食生产能力; 粮食产量; 耕地;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6.11 [粮食作物];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目的】通过耕地粮食生产能力与粮食现实产量的对比,分析耕地的粮食增产潜力及其省际差异。【方法】以105个农业生态小区为研究单元,在确定能够充分发挥当地气候资源潜力的种植制度的基础上,根据粮食作物审定品种的区域试验产量,计算了各区域各个耕地亚类的粮食单产能力;再分别乘以各县2004年相应耕地亚类的面积,得到2004年各县的耕地粮食总生产能力,进而汇总出各省以及全国的耕地粮食总生产能力;结合近3年(2002~2004年)的粮食现实产量,分析耕地的粮食增产潜力、粮食生产能力开发程度及其省际差异。【结果】2004年全国耕地粮食总生产能力为9.20亿t,远高于全国近3年4.52亿t的粮食平均产量,目前粮食安全的耕地资源保障程度较高。从各省的计算结果来看,除新疆以外,单位耕地的生产能力和增产潜力均表现出从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趋势,其中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西藏5个从东北向西南延伸的省区最低;位于中国广大北部、西南部的省市,受土壤质量、灌溉条件的限制,粮食生产能力的开发程度低,粮食生产虽有一定增产空间,但实施难度较大或需大量投入。【结论】保障粮食安全首先要抓好中国农业生产基础较好的东部、中部地区的粮食生产;同时也要加大广大北部、西南部地区的农业基础设施投入,积极开展土地整理、中低产田改造,进一步开发这些地区的粮食生产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2278 / 228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城镇化发展与耕地保护关系研究 [J].
宋戈 ;
吴次芳 ;
王杨 .
农业经济问题, 2006, (01) :64-67+80
[2]   关于我国粮食安全的若干思考 [J].
姜长云 .
农业经济问题, 2005, (02) :44-48+80
[3]   中国现阶段后备耕地资源经济供给能力分析 [J].
张迪 ;
张凤荣 ;
安萍莉 ;
刘黎明 .
资源科学, 2004, (05) :46-52
[4]   中国近期耕地资源与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变化态势 [J].
陈百明 ;
周小萍 .
资源科学, 2004, (05) :38-45
[5]   基于改进的农业生态区法的中国耕地粮食生产潜力评价 [J].
谢俊奇 ;
蔡玉梅 ;
郑振源 ;
林培 .
中国土地科学, 2004, (04) :31-37
[6]   农用地分等中的土地利用系数计算 [J].
姚慧敏 ;
张莉琴 ;
张凤荣 ;
孔祥斌 ;
安萍莉 .
资源科学, 2004, (04) :89-95
[7]   调整城乡关系:国际经验及其启示 [J].
宋洪远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4, (03) :88-91
[8]   从耕地和劳动为资源看中国农业技术构成和发展 [J].
胡瑞法 ;
黄季焜 .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2002, (02) :30-36
[9]   国内外作物生产潜力研究现状与评价 [J].
白莉萍 ;
陈阜 .
作物杂志, 2002, (01) :7-9
[10]   东南沿海地区耕地资源承载力研究 [J].
胡新艳 ;
刘一明 ;
牛宝俊 .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1, (01) :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