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务业发展的轨迹、逻辑与战略转变——改革开放40年来的经验分析

被引:22
作者
凌永辉 [1 ]
刘志彪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商学院
[2] 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国家高端智库培育建设单位)
关键词
改革开放; 服务业; 出口导向; 内需主导;
D O I
10.16158/j.cnki.51-1312/f.2018.07.007
中图分类号
F719 [服务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2 ; 120202 ; 0202 ;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服务业已经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第一大产业。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无论在总量规模还是在内部行业结构上,中国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仍相当滞后。这种现象发生的背后逻辑在于出口导向战略下的国际代工模式在供给层面上对国内本地化的服务业企业产生了正向的技术溢出效应,但同时也在需求层面上造成了负向的市场挤出效应,而且随着全球化分工的深入,这种市场挤出效应正在逐渐超越技术溢出效应。据此,本文提出新时代背景下的中国服务业发展亟须转向内需主导型战略的重要命题,主张依靠国内市场主体的有效需求为主导,虹吸国内外优质生产要素为我所用,在差异化的垄断竞争中,促进当前及未来服务业的创新和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5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逆全球化与中国开放发展道路再思考 [J].
戴翔 ;
张二震 .
经济学家, 2018, (01) :70-78
[3]   中国的产业互动发展被低估了吗? [J].
凌永辉 ;
张月友 ;
沈凯玲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8, 35 (01) :23-41
[4]   负面清单制度能够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吗?——来自中国《行政许可法》自然实验的间接证据 [J].
凌永辉 ;
张月友 ;
徐从才 .
当代财经, 2017, (05) :89-102
[5]   战略理念与实现机制:中国的第二波经济全球化 [J].
刘志彪 .
学术月刊, 2013, 45 (01) :88-96
[6]   基于内需的经济全球化:中国分享第二波全球化红利的战略选择 [J].
刘志彪 .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12, 49 (02) :51-59+159
[7]   美国经济崛起时期自主创新的成功经验与启示 [J].
贾根良 .
教学与研究, 2011, (08) :53-60
[8]   世界工厂的定位能促进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吗 [J].
江静 ;
刘志彪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0, (03) :62-68
[10]   工业化与市场化:中国第三次产业发展的双重历史使命 [J].
刘伟 ;
杨云龙 .
经济研究, 1992, (12) :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