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公民环境权论”的几点疑问

被引:141
作者
徐祥民
机构
[1] 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公民; 权利; 环境权;
D O I
10.14111/j.cnki.zgfx.2004.02.012
中图分类号
D912.6 [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8 ;
摘要
公民环境权论自身存在难以克服的矛盾。人类整体性的环境权中包含个体性环境权这个基础性判断是立不住的。人类环境权中的人类是集合概念,这种意义上的人类所享有的权利不必然落实在作为人类的分子的自然人身上。地球环境是自然提供给人类的客观利益,而不是以人们之间相互关系为前提的权利。在这种不可分割的共同利益面前,每个人都只是客观的享受者,而不是政治意义上的创立者和法律意义上的请求者。所谓环境权不是关于具体的环境利益享有者与其他人之间关系的概念,而是人类整体与人类个体关系的概念。在环境的整体利益和综合利益之下发生的人类个体的单独的、分配性的利益关系是财产关系、人身关系等,与之相联系的权利是财产权、人身权,而不是环境权。在这种社会生活中发生的侵权是对财产权、人身权等的侵犯,而不是对环境权的侵犯。公民环境权论者以权利制约权利的设想是一个编不圆的美丽花环。他们所论述的“环境参与权”的实质是参与权,不是环境权。
引用
收藏
页码:111 / 11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论环境权的法律属性 [J].
朱谦 .
中国法学, 2001, (03) :62-68
[2]   环境权之辨析 [J].
陈泉生 .
中国法学, 1997, (02) :61-69
[3]   论公民环境权 [J].
吕忠梅 .
法学研究, 1995, (06) :60-67
[4]   环境权若干问题探究 [J].
李艳芳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1994, (06) :61-64
[5]  
环境法新视野[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吕忠梅著,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