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营制造企业如何构建动态能力——基于吉利汽车的案例研究

被引:5
作者
蒋瑜洁
机构
[1] 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动态能力; 构建机制; 吉利汽车; 案例研究;
D O I
10.16538/j.cnki.fem.2019.06.002
中图分类号
F426.471 [];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摘要
动态能力对于中国民营制造企业适应环境变化,持续保持竞争优势至关重要。然而中国民营制造企业如何构建动态能力,尚未得到学界的充分认识。本研究在引入日本制造企业动态能力构建机制研究框架的基础上,通过中国吉利汽车的单案例分析研究,探索并尝试阐释了中国民营制造企业动态能力的构建机制:由于企业先期经验、资金、技术等资源积累不足,组织内外环境变化加剧,组织计划的不确定性增加,非计划突发应对式动态能力发展路径成为主导;由于企业"感知、补足、重构"过程时间缩短和员工离职率偏高,动态能力主体范围缩小并集中于组织忠诚度较高的多样职能背景出身的高层管理者;同时需要强化组织外部支持,建立全职能对接式产学联盟,在员工入职前培养中层和基层员工的组织常规能力,从而支持组织基本职能的运行。本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中国民营制造企业的组织特征,构建东方特色企业治理理论,对于中国民营制造企业动态能力的提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8+42 +42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水样组织:一个新的组织概念 [J].
陈春花 ;
刘祯 .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7, 39 (07) :3-14
[2]   企业动态能力研究:最新述评与展望 [J].
宝贡敏 ;
龙思颖 .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5, 37 (07) :74-87
[3]   创业能力、动态能力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研究 [J].
马鸿佳 ;
董保宝 ;
葛宝山 .
科学学研究, 2014, 32 (03) :431-440
[4]   动态能力如何影响组织操作常规?——一项双案例比较研究 [J].
李彬 ;
王凤彬 ;
秦宇 .
管理世界, 2013, (08) :136-153+188
[5]   国外动态能力维度划分及测量研究综述与展望 [J].
冯军政 ;
魏江 .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1, 33 (07) :26-33+57
[6]   MANAGERIAL COGNITIVE CAPABILITIES AND THE MICROFOUNDATIONS OF DYNAMIC CAPABILITIES [J].
Helfat, Constance E. ;
Peteraf, Margaret A. .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15, 36 (06) :831-850
[7]  
Dynamic Capabilities: Routines versus Entrepreneurial Action[J] . David J. Teece.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 2012 (8)
[8]  
Theory Building from Case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J] . Kathleen M. Eisenhardt,Melissa E. Graebner.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 2007 (1)
[9]  
Entrepreneurship and Dynamic Capabilities: A Review, Model and Research Agenda*[J] . Shaker A. Zahra,Harry J. Sapienza,Per Davidsson.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 2006 (4)
[10]   Deliberate learning and the evolution of dynamic capabilities [J].
Zollo, M ;
Winter, SG .
ORGANIZATION SCIENCE, 2002, 13 (03) :339-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