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东北地区地震重新定位及其活动特征附视频

被引:14
作者
汪素云
高阿甲
许忠淮
张晓东
郭瑛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北地区; 地震; 重新定位; 深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5 [地震活动性、地震区域划分];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青藏高原东北地区是青藏块体、阿拉善块体和鄂尔多斯块体的汇聚部位 .为探索该区的构造特征 ,结合地质构造绘出 4条剖面线 .对剖面两侧各 40 km范围内的 ML≥ 3.0及研究区范围内 ML≥ 4.0的 388次地震做了重新定位 .重新定位后 ,36%的地震震中变化达 5km以上 ;给出深度的地震数比重新定位前增加了 50 % .青藏高原东北地区似三联点构造区 ,历史上曾发生过 3次 8级以上大震 ,现今微震活动也很频繁 ,反映出青藏高原东北地区三大块体间的现代构造运动仍然十分强烈
引用
收藏
页码:241 / 24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青藏高原东北隅似三联点构造特征 [J].
田勤俭 ;
丁国瑜 .
中国地震, 1998, (04) :29-37
[2]   北京西北地区现代微震重新定位 [J].
汪素云 ;
许忠淮 ;
俞吉祥高阿甲 ;
郭瑛 ;
黄雨蕊 .
地震学报, 1994, (01) :24-31
[3]   京津唐地区震源深度分布初探附视频 [J].
丁志峰 ;
曾融生 .
地震学报, 1990, (03) :242-247+337
[4]   中国及邻区现代构造应力场的数值模拟 [J].
汪素云 ;
陈培善 .
地球物理学报, 1980, (01) :35-45
[5]   用计算机确定地震参数的一个通用方法 [J].
唐国兴 .
地震学报, 1979, (02) :186-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