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唐地区震源深度分布初探附视频

被引:23
作者
丁志峰
曾融生
机构
[1] 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
地震定位; 震源深度; 岩石强度; 地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对唐山—张家口—线地震进行定位时,采用台偶时差法测定震中,不同震相之间到时差求震源深度的方法,提高了定位的精度.本地区的震源分布在5—22 km的深度范围,这和估算的地壳岩石强度随深度的分布相吻合.从而推断,这里的地壳具有上部脆性、下部塑性的特性,其过渡带的深度约20 km.
引用
收藏
页码:242 / 247+337 +33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唐山地震震源深度分布与地壳结构的关系 [J].
薛志照 .
地震地质, 1986, (03) :69-78
[2]   唐山地震区的地壳结构及大陆地震成因的探讨 [J].
曾融生 ;
张少泉 ;
周海南 ;
何正勤 .
地震学报, 1985, (02) :125-142
[3]   我国华北等地区板内地震的深度分布及其物理背景 [J].
臧绍先 ;
杨军亮 .
地震地质, 1984, (03) :67-76
[4]   多重模型地震定位程序及其在北京台网的应用 [J].
赵仲和 .
地震学报, 1983, (02) :242-254
[5]   京津唐地区居里等温面及其与地震的关系 [J].
郝书俭 ;
高华根 ;
王春华 .
地球物理学报, 1982, (03) :264-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