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乡村学校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及发展水平

被引:26
作者
赵晨旭 [1 ]
邵景安 [1 ,2 ]
郭跃 [1 ,2 ]
徐新良 [3 ]
机构
[1]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2] 三峡库区地表过程与环境遥感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3] 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乡村学校; 空间格局; 演变特征; 发展水平; 山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521 [教育改革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作为农村基础设施的乡村学校在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过程中正在面临极为严峻的形势。利用趋势面分析、空间热点探测分析、核密度估计、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2004-2014年山区乡村学校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及发展水平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乡村学校的规模总体上大幅减少,尤其是学校的数量减少最为明显,减少接近一半(49.0%)。学校的高集聚区分布于沿江平坝区和两山所夹槽谷区,而两山区相对较低。2不同类型区乡村学校的服务范围显著缩小,特别是丘陵区2014年较2004年服务半径缩小62.0%,其次是低山区缩小47.2%。3乡村学校发展表现出空间变化较为强烈的相对不协调情景,由2004年发展的不均匀、不合理变为2014年的正常合理发展。4乡村学校的变化具有显著地正向空间集聚现象,整体呈随机分布状态,现已形成一个以西南部南宾镇为中心的大面积热点区和东南向以新乐、金玲和金竹为代表的低值区。5研究区乡村学校的发展可分为:基础差—衰落区、基础好—衰落区、基础差—发展区和基础好—发展区,这一格局与地形、经济、交通区位等对教育资源的分配影响有很大关系。6未来研究区乡村学校的发展方略应着重考虑优化乡村学校的布局,适时引导适龄儿童的家庭就近就地迁移,强调中心校、"大校"和"名校"建设。在山区人口大规模流动的背景下,明确现阶段和未来的发展思路和策略,对指导山区乡村学校发展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455 / 470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武陵山片区区域经济协同度的评价研究 [J].
彭耿 ;
刘芳 .
经济地理, 2014, 34 (10) :39-45
[2]   武陵山片区自我发展能力测算及时空演变分析——基于2005、2008和2011年县级数据的实证 [J].
冷志明 ;
唐珊 .
地理学报, 2014, 69 (06) :782-796
[3]   华南岬间弧形海岸平面形态影响因素及类型 [J].
李志强 ;
李维泉 ;
陈子燊 ;
朱雅敏 .
地理学报, 2014, 69 (05) :595-606
[4]   基于改进的两步移动搜寻法的贫困区小学教育资源空间可达性分析——以重庆市黔江区为例 [J].
任若菡 ;
王艳慧 ;
何政伟 ;
赵文吉 .
地理信息世界, 2014, 21 (02) :22-28
[5]   巩义市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J].
海贝贝 ;
李小建 ;
许家伟 .
地理研究, 2013, 32 (12) :2257-2269
[7]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和GIS的土地利用综合分区研究——以黑龙江省红兴隆垦区五九七农场为例 [J].
徐博 ;
雷国平 ;
张慧 ;
汤思阳 ;
周晓飞 ;
张冰洁 .
水土保持研究, 2013, 20 (02) :186-190+200
[8]   农村学校撤并对学生上学距离的影响——基于GIS和Ordinal Logit模型的分析 [J].
赵丹 ;
吴宏超 ;
Bruno Parolin .
教育学报, 2012, 8 (03) :62-73
[9]   核密度估计下的二分递归算法构建及应用——测算特定收入群体规模的非参数方法拓展 [J].
陈云 ;
王浩 .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11, 26 (09) :3-8
[10]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十年走势与政策议题 [J].
邬志辉 ;
史宁中 .
教育研究, 2011, 32 (07) :2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