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促进我国消费升级的效应与机制

被引:87
作者
王茜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互联网+; 消费升级; 线上线下; 影响机制;
D O I
10.13762/j.cnki.cjlc.2016.12.009
中图分类号
F126.1 [人民消费水平、结构];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互联网+"时代的消费升级具有追求个性化、品质化、体验化、情感化的本质特征。"互联网+"不仅可以影响生产的数量和层次,即催生供给侧革命,而且可以影响消费的数量和层次,即催生需求侧革命。"互联网+"通过对传统产业消费主体、消费客体与消费载体的整合改造,使传统产业通过互联网实现产业间互联互通,重塑消费环境、重建消费逻辑与重整消费层次。"互联网+"通过打造多点支撑的消费增长格局,培育和发展消费新热点和新兴消费,从而实现从需求侧推动消费升级。"互联网+"通过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推进生产组织模式变革,推动个性化定制生产方式,从而实现从供给端发力促进消费升级。
引用
收藏
页码:94 / 10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互联网+”跨界经营:创造性破坏视角 [J].
赵振 .
中国工业经济, 2015, (10) :146-160
[2]   德国工业4.0战略对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借鉴 [J].
杜传忠 ;
杨志坤 .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5, 36 (07) :82-87
[3]   中国制造2025实现变道超车 [J].
张茉楠 .
全球化, 2015, (06) :78-90+132
[4]   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 推动提质增效升级 [J].
邹磊 ;
徐策 .
宏观经济管理, 2015, (06) :13-16+26
[5]   互联网时代的流通组织重构——供应链逆向整合视角 [J].
谢莉娟 .
中国工业经济, 2015, (04) :44-56
[6]   互联网思维与传统企业再造 [J].
李海舰 ;
田跃新 ;
李文杰 .
中国工业经济, 2014, (10) :135-146
[7]   当前网络消费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J].
于云华 .
理论学习, 2014, (01) :50-53
[8]  
张瑞敏思考实录.[M].胡泳; 郝亚洲; 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9]  
零边际成本社会.[M].里夫金.中信出版社.2014,
[10]  
消费者主权的社会建构.[D].王燕.南京大学.2013,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