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减速的原因与出路

被引:17
作者
方福前 [1 ]
马学俊 [2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2] 北京工业大学应用数理学院
关键词
经济减速; 全要素生产率; 技术引进; 自主创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0201 ; 020105 ;
摘要
研究者用经典的索罗余值法估计全要素生产率(TFP)时通常假定资本—产出弹性系数α是常数,这既脱离经济实际,也导致估计结果偏差。运用广义的索罗余值法,把α看做是可变的,重新测算中国的TFP,并利用变系数模型分析中国GDP变化的影响因素,可以发现,中国经济增长之所以自2010年开始减速,主要原因是2008年以后TFP增长率在波动中持续下降,由2007年的11.673 5%大幅下降到2009年的6.061 4%和2011年的3.836 1%。因此,中国经济减速主要是"技术性减速",而不是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结构性减速"或"劳动力增长减速";技术引进速度和自主创新速度分别自2008年和2009年开始在波动中双双下降,导致了我国技术进步速度放缓和TFP增长率下降,而自主创新速度增长不足以填补技术引进速度降低是导致我国TFP增长减速的主因;我国自主创新速度不快的主要原因是R&D支出增长和设备投资增长双双减慢,而其背后是复杂的体制原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方式、实现经济新常态必须从改革入手,大力促进自主创新。
引用
收藏
页码:64 / 75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我国资本存量的重估及比较分析:1952-2012 [J].
雷辉 ;
张娟 .
经济问题探索, 2014, (07) :16-21
[2]   重新评估我国的增长潜力——基于全要素生产率和数据分析视角的解释 [J].
张勇 ;
古明明 .
经济科学, 2013, (02) :5-19
[3]   我国三大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特征及空间差异分析 [J].
马明 .
中国物价, 2013, (03) :27-29+33
[4]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与解释:1979—2009年 [J].
赵志耘 ;
杨朝峰 .
财经问题研究, 2011, (09) :3-12
[5]   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与分解:研究述评 [J].
刘光岭 ;
卢宁 .
经济学动态, 2008, (10) :79-82
[6]   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算:1952~2006年 [J].
单豪杰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 25 (10) :17-31
[7]   中国潜在产出与产出缺口的估算 [J].
郭庆旺 ;
贾俊雪 .
经济研究, 2004, (05) :31-39
[8]   对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计 [J].
张军 ;
章元 .
经济研究, 2003, (07) :35-43+90
[9]   中国国有经济固定资本存量初步测算 [J].
王益煊 ;
吴优 .
统计研究, 2003, (05) :40-45
[10]   中国制造业资本存量永续盘存法估计 [J].
黄勇峰 ;
任若恩 ;
刘晓生 .
经济学(季刊), 2002, (01) :377-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