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评估我国的增长潜力——基于全要素生产率和数据分析视角的解释

被引:13
作者
张勇 [1 ]
古明明 [2 ]
机构
[1]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2]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要素投入; 产出虚增;
D O I
10.19523/j.jjkx.2013.02.001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我国物价水平可能被严重低估从而导致增长和要素投入数据失真,这是大多数研究结果出现重大差异的关键原因,增长潜力研究也因而严重背离现实。本文通过名义产出与税收之间关系推算了实际物价并调整了经济增速,同时重新估算了要素投入,增加了数据的可靠性。本文研究发现,改革以来我国经济实际增速仅为8.2%,TFP平均仅增长1.7%,对产出贡献约为21%。但是基于劳动投入估算的TFP结果为-1%,这点主要是受金融危机冲击导致要素拉动模式越来越重要,TFP结果被拉低,因而我国增长质量和可持续性堪忧。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9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中国资本存量的再估算和分解 [J].
古明明 ;
张勇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2, (12) :29-41
[2]   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价格低估与“隐性”虚增问题研究 [J].
张勇 ;
古明明 .
财贸经济, 2012, (11) :110-118
[3]   中印发展潜力的比较分析 [J].
张勇 ;
王玺 ;
古明明 .
经济研究, 2009, 44 (05) :21-30
[4]   生产率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新的估计 [J].
吴延瑞 .
经济学(季刊), 2008, (03) :827-842
[5]   中国的经济增长能否持续?——一个生产率视角 [J].
郑京海 ;
胡鞍钢 ;
Arne Bigsten .
经济学(季刊), 2008, (03) :777-808
[6]   中国资本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 [J].
孙琳琳 ;
任若恩 .
世界经济, 2005, (12) :3-13
[7]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1979—2004 [J].
郭庆旺 ;
贾俊雪 .
经济研究, 2005, (06) :51-60
[8]   中国省份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J].
郭庆旺 ;
赵志耘 ;
贾俊雪 .
世界经济, 2005, (05) :46-53+80
[9]   中国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变动:1952-1998 [J].
张军 ;
施少华 .
世界经济文汇, 2003, (02) :17-24
[10]   关于中国经济增长率的几点讨论 [J].
王小鲁 .
经济学(季刊), 2002, (04) :6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