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低收入群体的就业可达性变化研究——以北京为例

被引:35
作者
吕斌 [1 ,2 ,3 ]
张纯 [4 ,5 ]
陈天鸣 [5 ]
机构
[1]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系
[2]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3]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设计专业委员会
[4]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5] 北京大学-林肯研究院城市发展与土地政策研究中心
关键词
可达性; 职住错位; 低收入; 可支付性住房; 北京;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摘要
职住平衡被新城市主义和精明增长的支持者所倡导,它不仅可以降低小汽车出行,促进城市就业,也关系到社会公平。本文选择北京作为案例,采取网络OD矩阵分析法,以平均通勤时间做测度指标,考察居住在可支付性住房中的低收入群体到商业就业中心的就业可达性。研究发现,采取公交方式付出的通勤时间大约为小汽车通勤方式的2倍,这反映了不同群体的就业可达性确实因交通方式的不同选择而存在差异。从时间变化上看,2004年之后比之前的可支付性住房,无论采取公交还是小汽车出行的平均通勤时间都更长,表明低收入群体在就业可达性上被置于更不利的境地,这将为中国城市未来的可支付性住房布局和交通规划提供借鉴,并进而对城市中弱势群体的居住、就业给予实实在在的关怀。
引用
收藏
页码:56 / 6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北京都市区就业—居住空间结构及特征研究 [J].
刘碧寒 ;
沈凡卜 .
人文地理, 2011, 26 (04) :40-47
[2]   北京市职住空间错位对居民通勤行为的影响分析——基于就业可达性与通勤时间的讨论 [J].
刘志林 ;
王茂军 .
地理学报, 2011, 66 (04) :457-467
[3]  
地理学视角下的城市单位:解读中国城市转型的钥匙[J]. 柴彦威,张纯.国际城市规划. 2009(05)
[4]   北京市公共汽车平均车速统计分析 [J].
孙逢春 ;
王震坡 ;
王军 .
汽车工程, 2003, (03) :219-222+242
[5]  
北京统计年鉴[M]. 中国统计出版社 , 北京市统计局编, 2004
[6]  
Consequences of governance restructuring for quality of urban living in the transformation era in Beijing: A view of job accessibility[J] . Pengjun Zhao,Bin Lü,Johan Woltjer.Habitat International . 2009 (4)
[7]   Job access and employment among low-skilled autoless workers in US metropolitan areas [J].
Kawabata, M .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2003, 35 (09) :1651-1668
[8]  
JOB SEARCH, SOCIAL NETWORKS, AND LOCAL LABOR-MARKET DYNAMICS: THE CASE OF PAID HOUSEHOLD WORK IN SAN DIEGO, CALIFORNIA[J] . DoreenJ. Mattingly.Urban Geography . 1999 (1)
[9]  
The Spatial Mismatch Hypothesis and Black Youth Joblessness: Evidence from the San Francisco Bay Area[J] . Steven Raphael.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 1998 (1)
[10]  
Measuring Accessibility: An Exploration of Issues and Alternatives[J] . S L Handy,D A Niemeier.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 1997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