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中国农村扶贫模式的路径选择——基于新发展主义的视角

被引:51
作者
孙文中 [1 ,2 ,3 ]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学系
[2] 集美大学政法学院
[3] 海西社会建设与基层社会管理服务研究中心
关键词
农村贫困; 农村居民; 扶贫模式; 发展主义; 新发展主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C912.82 [农村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083304 ;
摘要
从新发展主义的视角对中国传统农村扶贫模式反思,发现政府财政承受能力与解决贫困问题需求间的张力、扶贫的官僚化、扶贫机制的不健全导致扶贫资金利用效率低、扶贫过程中贫困农户依赖性强、产业化扶贫造成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偏离扶贫目标、科技扶贫中农村居民参与性不高、小额信贷造成的扶贫资金浪费和流失等。基于此,本文强调农村扶贫的目标从缓解贫困转变为增强生计的能力,通过教育扶贫、移民开发和劳动力转移、开发农村市场、参与式扶贫等途径,提升农村贫困居民自我发展能力,创新中国农村扶贫模式,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207 / 21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农村贫困地区扶贫模式如何完善 [J].
罗俊松 .
人民论坛, 2013, (08) :232-233
[2]   发展主义研究评述 [J].
叶敬忠 ;
孙睿昕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29 (02) :57-65
[3]   创新农村扶贫开发模式 [J].
曾庆学 .
农业经济, 2012, (01) :23-25
[4]   “输血”与“造血”的协同——中国农村扶贫模式的演进趋势 [J].
谭贤楚 .
甘肃社会科学, 2011, (03) :226-228
[5]   “新发展主义”的理论谱系及问题表达 [J].
田毅鹏 ;
陶宇 .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 (10) :153-159
[6]   我国西部地区农村扶贫模式与扶贫绩效及政策建议 [J].
徐孝勇 ;
赖景生 ;
寸家菊 .
农业现代化研究 , 2010, (02) :161-165
[7]   “发展主义”及其反思 [J].
杨寄荣 .
思想理论教育, 2010, (05) :16-20
[8]   我国农村扶贫模式及发展趋势分析 [J].
张咏梅 ;
周巧玲 .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23 (01) :107-112+116
[9]   中国农村反贫困模式与选择 [J].
陈凌建 .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31 (06) :43-45
[10]   新世纪我国农村贫困和反贫困的新特点 [J].
左停 ;
齐顾波 ;
唐丽霞 .
贵州社会科学, 2009, (07) :4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