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值贸易视角下双边贸易利益再分解——以中美贸易为例

被引:35
作者
郑丹青 [1 ]
于津平 [2 ]
机构
[1] 河南大学经济学院
[2]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增加值贸易; 双边贸易; 贸易利益;
D O I
10.13516/j.cnki.wes.2016.05.006
中图分类号
F752.7 [与各国贸易关系];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摘要
文章通过构建以出口产品最终吸收为标准的双边国家、部门及一国对外总出口的增加值分解框架,弥补了现有研究依赖产出或出口内生变量核算增加值的不足。在利用1995~2011年世界投入产出表对中美双边贸易增加值构成及利益分配进行重新测度后发现:中国对美出口创造了全球生产模式下的"多赢"格局,但贸易利益分配越发不利于中国;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的不断下降揭示出中国以传统优势参与国际分工的获利能力正逐渐减弱;知识密集型制造业已成为中美双方贸易利益分配的主要领域;培育和提升服务业价值增值能力是未来中国获得更大贸易利益的关键。
引用
收藏
页码:52 / 63+135 +135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跨国生产、贸易增加值与增加值率的变化——基于投入产出框架对增加值率的理论解析 [J].
夏明 ;
张红霞 .
管理世界, 2015, (02) :32-44
[2]   全球价值链分工背景下的中美增加值贸易与双边贸易利益 [J].
王岚 ;
盛斌 .
财经研究, 2014, 40 (09) :97-108
[3]   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出口与中美贸易失衡 [J].
张咏华 .
财经研究, 2013, 39 (02) :15-25
[4]   全球生产网络体系下中美贸易利益分配的界定——基于中国制造业贸易附加值的研究 [J].
曾铮 ;
张路路 .
世界经济研究, 2008, (01) :36-43+85
[5]  
Accounting for intermediates: Production sharing and trade in value added[J] . Robert C. Johnson,Guillermo Noguera.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 2011 (2)
[6]  
Tracing Value-added and Double Counting in Gross Exports .2 Koopman,R,Wang,Z,Wei,S.J. NBER Working Paper,18579 .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