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两阶段优化模型的电动汽车充电站内有序充电策略

被引:111
作者
张良 [1 ]
严正 [1 ]
冯冬涵 [1 ]
许少伦 [1 ]
李乃湖 [2 ]
景雷 [2 ]
机构
[1] 电力传输与功率变换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
[2] 阿尔斯通电网中国技术中心
关键词
电动汽车; 两阶段优化; 经济效益; 峰谷差;
D O I
10.13335/j.1000-3673.pst.2014.04.022
中图分类号
U469.72 [电动汽车]; TM910.6 [充电方式、充电设备];
学科分类号
0807 ; 0808 ;
摘要
在满足电动汽车用户充电需求及配电变压器容量限制的前提下,建立了以充电站充电收益最大化为目标的第一阶段优化模型。考虑最大化电网公司对缩小峰谷差所给予的激励,以不低于第一阶段优化所求得的最大充电收益为约束,建立了第二阶段优化模型。根据用户的驾驶习惯,采用蒙特卡洛方法模拟用户的充电需求,对电动汽车在无序充电、第一阶段模型和两阶段模型优化控制充电3种情形下充电站的经济效益及配电变压器下的负载情况进行了仿真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第一阶段模型和两阶段模型均可显著提升充电站的经济效益。但是在现行的分时电价机制下,仅采用第一阶段优化模型进行大量电动汽车的充电控制往往会带来新的负荷尖峰,而两阶段优化模型在进一步增大充电站经济效益、减小峰谷差等方面均有显著作用,并且具有很高的计算效率,适于实际应用。
引用
收藏
页码:967 / 97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电动汽车有序充电方法研究 [J].
李秋硕 ;
肖湘宁 ;
郭静 ;
刘琳 .
电网技术, 2012, 36 (12) :32-38
[2]   基于自适应变异粒子群算法的电动汽车换电池站充电调度多目标优化 [J].
田文奇 ;
和敬涵 ;
姜久春 ;
牛利勇 ;
王小君 .
电网技术, 2012, 36 (11) :25-29
[3]   充电站内电动汽车有序充电策略 [J].
徐智威 ;
胡泽春 ;
宋永华 ;
罗卓伟 ;
占恺峤 ;
石恒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2, 36 (11) :38-43
[4]   基于双层优化的电动汽车充放电调度策略 [J].
姚伟锋 ;
赵俊华 ;
文福拴 ;
薛禹胜 ;
辛建波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2, 36 (11) :30-37
[5]   大规模电动汽车充放电优化控制及容量效益分析 [J].
罗卓伟 ;
胡泽春 ;
宋永华 ;
徐智威 ;
阳岳希 ;
刘辉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2, 36 (10) :19-26
[6]   考虑电动汽车换电站与电网互动的机组组合问题研究 [J].
张舒 ;
胡泽春 ;
宋永华 ;
刘辉 ;
Masoud Bazargan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2, 32 (10) :8+49-55
[7]   计及碳排放的输电网侧“风–车协调”研究 [J].
李正烁 ;
孙宏斌 ;
郭庆来 ;
王尧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2, 32 (10) :7+41-48
[8]   电动汽车接入电网的影响与利用 [J].
胡泽春 ;
宋永华 ;
徐智威 ;
罗卓伟 ;
占恺峤 ;
贾龙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2, 32 (04) :1-10+25
[9]   电动汽车电池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J].
宋永华 ;
阳岳希 ;
胡泽春 .
电网技术, 2011, 35 (04) :1-7
[10]   电动汽车充电功率需求的统计学建模方法 [J].
田立亭 ;
史双龙 ;
贾卓 .
电网技术, 2010, 34 (11) :126-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