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融资规模视角下金融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被引:5
作者
刘业明 [1 ]
赵凯 [2 ]
何起东 [2 ]
陈鑫燕 [2 ]
机构
[1] 武汉大学公共经济管理学院
[2] 中国人民银行绍兴市支行
关键词
社会融资规模; 金融; 经济发展;
D O I
10.13844/j.cnki.jxddxb.2014.01.021
中图分类号
F832 [中国金融、银行];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0201 ; 020105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以社会融资规模为切入点,阐述了我国用社会融资规模替代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理论,并对经济发展、社会融资规模以及社会融资规模各分指标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研究。实证结果显示,社会融资规模的变动与经济发展相互影响,且社会融资规模各分指标也会受经济发展的影响,即社会融资规模总指标及各分指标是经济发展的金融表现。
引用
收藏
页码:71 / 7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社会融资结构变迁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基于2003—2010年中国数据的实证分析 [J].
崔虹虹 ;
胡建光 .
华北金融, 2011, (08) :4-7+12
[2]   区域融资总规模与经济增长——基于2002-2010年江苏省盐城市数据的实证检验 [J].
朱庆 .
金融纵横, 2011, (05) :23-26
[3]   社会融资规模符合金融宏观调控市场化方向 [J].
盛松成 .
中国金融家, 2011, (03) :91-92+94
[4]   货币政策有效性与货币供给内生性的关系研究 [J].
王有光 .
经济经纬, 2009, (04) :17-20
[5]   中国货币政策的二元传导机制——“两中介目标,两调控对象”模式研究 [J].
盛松成 ;
吴培新 .
经济研究, 2008, 43 (10) :37-51
[6]   货币供给的性质:内生抑或外生 [J].
崔建军 .
经济学家, 2005, (03) :113-120
[7]   中国货币供给内生性/外生性实证分析 [J].
刘金钵 ;
艾云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01) :36-38
[8]   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 [J].
方齐云 ;
余喆杨 ;
潘华玲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 (05) :69-72
[9]  
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M].高铁梅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10]  
货币金融学.[M].(美)弗雷德里克·S.米什金(FredericS.Mishkin)著;刘毅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