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宇生核素测年技术对青藏高原东南部冰蚀面年代的研究

被引:9
作者
徐孝彬
王建
朱捷
姜洪涛
杨亦青
机构
[1] 江苏教育学院地理系,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江苏教育学院地理系,江苏教育学院地理系,江苏教育学院地理系江苏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江苏南京,江苏南京,江苏南京,江苏南京,江苏南京
关键词
宇生核素10Be; 地面测年; 冰蚀面; 冰期;
D O I
10.13249/j.cnki.sgs.2004.01.017
中图分类号
P597 [同位素地质学与地质年代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摘要
分析理塘与稻城之间库昭 -桑堆处的冰蚀面以及兔儿山北侧宽谷中的羊背石的宇生核素10 Be ,研究结果表明 ,库昭 -桑堆处的冰蚀面暴露于 133.4kaB .P .,即倒数第二次冰期大约结束于 133kaB .P .,这一时间与深海氧同位素第 6期相吻合。兔儿山北侧的冰川作用大约结束于 18.5kaB .P .,即末次冰期大约结束于 18.5kaB .P .,这一时间与深海氧同位素第二期相吻合。由同一地区的两个样品X8、X9得出相同的测年年代 ,并从样品X6得出的测年年代与野外观测的结论相一致来看 ,运用宇生核素10 Be对冰蚀面的形成年代进行测年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测年技术 ,并且还可运用于火山熔岩、断层、侵蚀阶地等其它地貌面的测年 ,该测年技术具有很大的运用潜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01 / 10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关于夷平面的科学问题——兼论青藏高原夷平面 [J].
潘保田 ;
高红山 ;
李吉均 .
地理科学, 2002, (05) :520-526
[2]   地貌学与第四纪研究的新手段——陆地宇生核素研究 [J].
徐孝彬 ;
王建 ;
Franoise Yiou ;
Grant Raisbeck .
地理科学, 2002, (05) :587-591
[3]   冰期之青藏高原新研究 [J].
周尚哲 ;
李吉均 .
地学前缘, 2001, (01) :67-75
[4]   晚新生代青藏高原的隆升与东亚环境变化 [J].
施雅风 ;
李吉均 ;
李炳元 ;
姚檀栋 ;
王苏民 ;
李世杰 ;
崔之久 ;
王富保 ;
潘保田 ;
方小敏 ;
张青松 .
地理学报, 1999, (01) :12-22
[5]   青藏高原隆起与环境变化研究 [J].
李吉均 ;
方小敏 .
科学通报, 1998, (15) :1569-1574
[6]   青藏高原中东部最大冰期时代高度与气候环境探讨 [J].
施雅风,郑本兴,李世杰,叶佰生 .
冰川冻土, 1995, (02) :97-112
[7]  
黄土、第四纪地质、全球变化[M]. 科学出版社 , 刘东生, 1992
[8]  
Cosmogenic noble gas srudies in the oldest landscape on earth: surface exposure ages of the Dry Valleys, Antarctic .2 Schafer J M,Ivy-Ochs S,Weiler R,et al.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 .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