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与中国技术进步方向——基于制造业行业的经验研究

被引:18
作者
陈欢 [1 ]
王燕 [2 ]
机构
[1]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2] 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
关键词
国际贸易; 技术进步方向; 标准化供给面系统方法;
D O I
10.19361/j.er.2015.03.007
中图分类号
F424.3 [工业技术发展与革新];
学科分类号
120204 ;
摘要
技术进步方向是影响要素收入份额的重要原因,但技术进步方向的影响因素却被忽略了。本文利用1980-2011年中国制造业分行业面板数据,采用标准化供给面系统方法测度了技术进步方向,并考察了技术进步方向的动态演进过程。研究发现:大多数制造业行业技术进步方向都是偏向资本的,1996年是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方向的转折点。在此基础上,分析了1996-2011年技术进步偏向资本的原因,并重点考察了国际贸易的作用。结果表明:国际贸易是中国技术进步偏向资本的主要因素,这是因为国际贸易使中国复制了发达国家的技术进步方向。致使中国技术进步方向有偏的影响因素还包括资本深化、国有经济比重降低、研发投入和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
引用
收藏
页码:84 / 96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技术偏向与中国劳动收入份额的再考察 [J].
陈宇峰 ;
贵斌威 ;
陈启清 .
经济研究, 2013, 48 (06) :113-126
[2]   偏向性技术进步的测算与分析 [J].
雷钦礼 .
统计研究, 2013, 30 (04) :83-91
[3]   要素结构变迁对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技术进步偏态的视角 [J].
王林辉 ;
袁礼 .
财经研究, 2012, 38 (11) :38-48
[4]   资本-劳动替代弹性与地区经济增长——德拉格兰德维尔假说的检验 [J].
陈晓玲 ;
连玉君 .
经济学(季刊), 2013, 12 (01) :93-118
[5]   国际贸易、偏向型技术进步与要素收入分配 [J].
张莉 ;
李捷瑜 ;
徐现祥 .
经济学(季刊), 2012, 11 (02) :409-428
[6]   中国工业分行业统计数据估算:1980—2008 [J].
陈诗一 .
经济学(季刊), 2011, 10 (03) :735-776
[7]   中国的技术进步方向 [J].
戴天仕 ;
徐现祥 .
世界经济, 2010, 33 (11) :54-70
[8]   外资与我国劳动收入份额——基于工业行业的经验研究 [J].
邵敏 ;
黄玖立 .
经济学(季刊), 2010, 9 (04) :1189-1210
[9]   中国劳动收入比重下降成因分析——基于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的视角 [J].
黄先海 ;
徐圣 .
经济研究, 2009, 44 (07) :34-44
[10]   从技术模仿到自主创新——后发国家的技术成长之路 [J].
郭熙保 ;
文礼朋 .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08, (01) :28-35+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