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乡村与信息赋能

被引:195
作者
吕普生
机构
[1]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城乡数字鸿沟; 数字乡村; 可行能力; 乡村振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 [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现代信息与通信技术正在转变为新的生产要素和治理工具,为打破传统城乡分化状态进而推动新时代乡村振兴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然而,城乡之间正在扩大的"数字鸿沟"阻碍着城乡融合进程。在前向探索领域的信息生产中,城乡数字鸿沟可视为人们接触和使用信息资源的一组机会和能力的城乡分化状态。这些机会和能力的组合即是信息可行能力集合,包括信息生产的可能性、信息接入的可及性、信息支付的可担性和信息使用的知能性。当前我国城乡数字鸿沟就体现为农村居民在上述四个维度上处于劣势当中。如果得不到有效弥合,城乡数字鸿沟将在农业的数字化转型、农村的社会建设等领域带来一系列问题,最终阻碍城乡融合进程。
引用
收藏
页码:69 / 79+158 +158-159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数字鸿沟”与反贫困研究——基于全国31个省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J].
罗廷锦 ;
茶洪旺 .
经济问题探索, 2018, (02) :11-18+74
[2]   城乡信息鸿沟测度指标体系研究 [J].
李健 ;
范凤霞 .
现代情报, 2014, (08) :37-41
[3]  
城乡数字鸿沟测度指标体系及其实证研究.[J].刘骏;薛伟贤;.预测.2012, 05
[5]   中国数字鸿沟报告2008 [J].
张新红 .
电子政务, 2008, (11) :24-43
[6]   城乡数字鸿沟的微观测度及比较分析——基于对大学新生的调查 [J].
孙立芳 ;
李月 .
经济论坛, 2008, (14) :81-85
[7]   “数字鸿沟”研究述评 [J].
薛伟贤 ;
王涛峰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7, (01) :190-193
[8]   新的全球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的“数字鸿沟” [J].
胡鞍钢 ;
周绍杰 .
中国社会科学, 2002, (03) :34-48+205
[9]   数字鸿沟引论:信息不平等与数字机遇 [J].
曹荣湘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1, (06) :20-25
[10]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人民出版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