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教致贫”的社会后果及其规避

被引:3
作者
王改性
机构
[1] 河南科技学院
关键词
因教致贫; 教育投资; 人力资本;
D O I
10.13660/j.cnki.42-1112/c.010215
中图分类号
G521 [教育改革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因教致贫"会带来阶层差异代际继承"、读书无用"示范效应和社会不安定因素增加等社会后果。目前,由于人才结构和产业结构失衡所引致的失业、教育成本分担机制不合理、教育投资的预期收益偏差等政策和市场方面的原因,我国有相当一部分低收入家庭面临"因教致贫"问题。为规避"因教致贫"现象的发生,应加大政府在教育方面的财政支出,调整教育投入结构,切实增加弱势家庭的可支配收入,改革和完善成本分担机制,建立弱势家庭的风险补偿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167 / 17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2]   劳动力市场失灵及规制架构略论 [J].
张宏军 .
经济问题, 2008, (02) :20-22
[3]   “教育致贫”的形成机制、原因和对策 [J].
杨小敏 .
复旦教育论坛, 2007, (03) :36-40+48
[4]   因教致贫的社会学分析 [J].
张国强 .
高等教育研究, 2007, (03) :41-45+51
[5]   “因教致贫”原因探析 [J].
余世华 .
教育与经济, 2006, (01) :59-61
[6]   “因教致贫”现象及其根治对策 [J].
陈烨 .
中州学刊, 2005, (04) :102-104
[7]   对中国城市教育收益率的实证分析 [J].
李元春 .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4, (01) :76-78
[9]  
完善我国财政教育投入体制的思考[J]. 王延杰,钱秀菊.中国财经信息资料. 2004 (17)
[10]  
教育经费增加的喜与忧[N]. 朱四倍.中国信息报.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