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9 条
广州市银行业的空间布局特征与模式
被引:36
作者:
王洋
[1
,2
]
杨忍
[3
]
李强
[4
]
席文凯
[1
]
机构:
[1] 广州地理研究所
[2] 广东省地理空间信息技术与应用公共实验室
[3]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4] 衡阳师范学院城市与旅游学院
来源:
关键词:
金融地理学;
银行业;
银行网点;
核密度函数;
广州;
D O I:
10.13249/j.cnki.sgs.2016.05.012
中图分类号:
F832.7 [地方金融事业];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以广州都市区2013年全部类别银行的1 637个银行网点为基本数据,利用平均最邻近距离、核密度函数、缓冲区分析、空间模式提炼等方法探索广州市银行业的空间布局特征及其类别差异,总结其空间分异模式。结果表明:1广州市银行业空间不均衡性布局显著,并呈现中心集聚特征;2不同类型银行的分布特征差异显著。国有商业银行的服务便利性和数量等级高,网点密度大,构成了广州市银行业的主体;3广州市银行业布局总体呈现由中心向外围逐渐递减的"圈层+扇形"空间模式。其中,核心商圈是银行业高度集聚区,中心城区密度递减最为显著,近郊区密度最低;4不同类型银行的空间密度模式差异显著。国有商业银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分别呈现由中心到外围非均匀递减的倒"S"型、"L"型和"阶梯型"曲线模式。外资港资银行呈现为核心商圈集聚模式。农村商业银行为均质的"一"字型直线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742 / 750
页数:9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