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银行业的空间布局特征与模式

被引:36
作者
王洋 [1 ,2 ]
杨忍 [3 ]
李强 [4 ]
席文凯 [1 ]
机构
[1] 广州地理研究所
[2] 广东省地理空间信息技术与应用公共实验室
[3]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4] 衡阳师范学院城市与旅游学院
关键词
金融地理学; 银行业; 银行网点; 核密度函数; 广州;
D O I
10.13249/j.cnki.sgs.2016.05.012
中图分类号
F832.7 [地方金融事业];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以广州都市区2013年全部类别银行的1 637个银行网点为基本数据,利用平均最邻近距离、核密度函数、缓冲区分析、空间模式提炼等方法探索广州市银行业的空间布局特征及其类别差异,总结其空间分异模式。结果表明:1广州市银行业空间不均衡性布局显著,并呈现中心集聚特征;2不同类型银行的分布特征差异显著。国有商业银行的服务便利性和数量等级高,网点密度大,构成了广州市银行业的主体;3广州市银行业布局总体呈现由中心向外围逐渐递减的"圈层+扇形"空间模式。其中,核心商圈是银行业高度集聚区,中心城区密度递减最为显著,近郊区密度最低;4不同类型银行的空间密度模式差异显著。国有商业银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分别呈现由中心到外围非均匀递减的倒"S"型、"L"型和"阶梯型"曲线模式。外资港资银行呈现为核心商圈集聚模式。农村商业银行为均质的"一"字型直线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742 / 75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扬州市住宅价格的空间分异与模式演变 [J].
王洋 ;
方创琳 ;
盛长元 .
地理学报, 2013, 68 (08) :1082-1096
[2]   基于复杂网络的银行网点布局研究 [J].
李峰 ;
薛耀文 .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2011, 8 (02) :64-70
[3]   基于点状数据与GIS的广州大都市区产业空间格局 [J].
田光进 ;
沙默泉 .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 (04) :387-395
[4]   上海市金融服务业区位选择研究 [J].
林善浪 ;
王健 .
上海金融, 2010, (02) :19-22+28
[5]   19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银行业空间系统变化研究 [J].
彭宝玉 ;
李小建 .
经济地理, 2009, 29 (05) :765-770+793
[6]   中国大都市内部银行网点空间布局形态分析 [J].
徐艳会 ;
元媛 ;
路紫 .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27 (01) :119-123
[7]   东莞市金融服务业分散化空间格局——企业金融服务消费行为视角 [J].
林彰平 ;
闫小培 ;
方远平 .
地理研究, 2007, (01) :168-178
[8]   金融地理学理论视角及中国金融地理研究 [J].
李小建 .
经济地理, 2006, (05) :721-725+730
[9]   转型期广州市金融服务业的空间格局变动 [J].
林彰平 ;
闫小培 .
地理学报, 2006, (08) :818-828
[10]   基于GIS与神经网络的商业银行网点选址方法研究 [J].
柳宗伟 ;
毛蕴诗 .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04, (09) :5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