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耦合模型的陕西省农业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被引:123
作者
任志远
徐茜
杨忍
机构
[1]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农业生态环境系统; 农业经济系统; 熵权法; 耦合协调度; 陕西省;
D O I
10.13448/j.cnki.jalre.2011.12.003
中图分类号
F327 [地方农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为研究区域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间的协调发展,构建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两个子系统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建立二者之间的耦合模型,对2008年陕西省各市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之间的协调发展现状进行相关研究。结果表明:陕西省各市农业生态环境系统与农业经济系统间的耦合程度均较高,但其协调程度较低,全省无一市为高度协调类型,其中陕北协调度最高,陕南最低;从耦合协调度类型来看,最好的仅为初级协调发展类,最差的为濒临协调衰退类;关中地区的西安市、宝鸡市、咸阳市、渭南市及陕北2市属环境滞后型,农业生态环境系统滞后于农业经济系统,在农业经济水平发展的过程中,自然资源被过度消耗,农业经济的发展已超过生态环境系统的承载力;其他各市均属经济滞后型,无经济环境同步发展类型。为实现农业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试提出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模式,并分为人口发展战略、农业资源利用战略、农业生态环境提升战略、生态经济友好型农业发展战略4个层次,在控制人口的基础上,资源、环境的保护与经济的增长同步发展,以建立生态经济友好型农业发展模式类型。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1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70年来陕西省纸坊沟流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态势 [J].
王继军 ;
姜志德 ;
连坡 ;
郭满才 ;
姜峻 ;
苏鑫 ;
李慧 ;
牛艳丽 .
生态学报, 2009, 29 (09) :5130-5137
[2]   黄土丘陵区上黄试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演变阶段划分及其驱动力初探 [J].
张丽萍 ;
程积民 ;
王继军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9 (04) :24-28+34
[3]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综合评估的方法与技术应用研究 [J].
晏路明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9, (02) :348-353
[4]   黄土丘陵区农业生态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J].
任春燕 ;
王继军 .
水土保持通报, 2009, 29 (01) :155-159
[5]   山西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 [J].
王闰平 ;
荣湘民 .
应用生态学报, 2008, (10) :2259-2264
[6]   基于耦合模型的区域农业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J].
贾士靖 ;
刘银仓 ;
邢明军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8, (05) :573-575
[7]   重庆市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 [J].
杨松 ;
孙凡 ;
刘伯云 ;
杜洋文 ;
李霞 .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8) :49-54
[8]   中国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分析 [J].
刘耀彬 ;
李仁东 ;
宋学锋 .
自然资源学报, 2005, (01) :105-112
[9]   农业生态系统能值分析方法 [J].
张耀辉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04, (03) :186-188
[10]   系统耦合及其对农业系统的作用 [J].
万里强 ;
李向林 .
草业学报, 2002, (03)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