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工业污染中的环境抗争——东井村个案研究

被引:33
作者
罗亚娟
机构
[1] 河海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环境污染; 环境危害; 环境抗争;
D O I
10.16091/j.cnki.cn32-1308/c.2010.02.009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民众是否对周围的工业污染进行抗争、其策略如何,是污染问题是否能得到解决的重要环节。通过实地调查,以苏北东井村村民驱赶污染工厂的抗争为案例进行研究,发现村民先以拆烟筒、砸门窗、堵水道等破坏工厂的方式与污染企业斗争,结果被羁押;在精英的带领下,村民连续四年向环保部门反映问题,继而试图通过媒体解决问题,均无结果;无奈之下村民起诉县环保局不作为,起诉化工厂要求民事赔偿至市中院、省高院,均未胜诉。虽然村民没有取得预期的结果,但对污染企业的迁移起到了重要的驱动作用。污染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与当前中国的政绩考核机制、职能部门缺乏独立性及滞后的法律制度等因素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91 / 9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环境社会学.[M].(日)饭岛伸子著;包智明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2]   文本规范与实践规范的分离——太湖流域工业污染的一个解释框架 [J].
陈阿江 .
学海, 2008, (04) :52-59
[3]   水污染事件中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J].
陈阿江 .
浙江学刊, 2008, (04) :169-175
[4]   政经一体化开发机制与中国农村的环境冲突 [J].
张玉林 .
探索与争鸣, 2006, (05) :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