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事件中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被引:37
作者
陈阿江
机构
[1] 河海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水污染; 利益相关者; 理性; 环境保护;
D O I
10.16235/j.cnki.33-1005/c.2008.04.024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本文以利益相关者为分析视角,通过分析污染事件中主要利益相关各方的态度与行为,解释水污染的发生机理。企业主的理性算计陷入近视,仅仅看到短期的收益。普通百姓为了基本的生存,在面对反污染的专业壁垒,在企业、政府等强势组织面前,唯有沉默,仅有"傻子"、"疯子"还在抗争。作为第三方的技术专家缺乏独立立场,环保部门利用掌控的环境容量之"稀缺资源"作为致富资源。本文认为正确分析污染事件中各方的态度、行为是有效实现法律与政策调控和环境教育的基础性认知。
引用
收藏
页码:169 / 17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生与死——中国企业死亡警戒 [J].
李敏 .
企业研究, 2007, (08) :38-48
[2]   沉默的大多数:差序格局与环境抗争 [J].
冯仕政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7, (01) :122-132
[3]   范式视角下的项目社会评价 [J].
陈阿江 .
江苏社会科学 , 2003, (05) :92-96
[4]  
投资项目利益相关者分析[D]. 杨经福.河海大学 2002
[5]  
《淮河治理具有标本意义-专门访新华社记者、[暗访淮海]一书作者》. 周文翰. 新京报 .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