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深化、经济增长与中国区域经济差异

被引:2
作者
佘时飞
机构
[1]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资本深化; 经济一体化; 经济增长; 区域经济差异;
D O I
10.19653/j.cnki.dbcjdxxb.2015.05.002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本文将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纳入空间经济学分析框架,通过资本深化和经济一体化研究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形成机制。研究结论表明:人均资本深化源于资本创造;资本不能在区际自由流动时,贸易自由度逐渐提高不仅导致核心—边缘结构,而且区际人均实际收入差异将持续存在;资本可以在区际自由流动时,在任何贸易成本下都可能发生集聚,提高社会福利水平;降低贸易自由度不是经济一体化的全部,逐渐消除生产要素流动障碍才能更好地实现经济一体化。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中国制造业企业内外贸市场选择的贸易成本解释 [J].
徐蕾 ;
尹翔硕 .
南方经济, 2012, (10) :214-227
[2]   区际发展差距的内在机制分析 [J].
安虎森 ;
吴艳红 .
山东经济, 2010, 26 (03) :5-10
[3]   中国制造业分工、地方专业化及其国际比较 [J].
梁琦 .
世界经济, 2004, (12) :32-40
[4]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趋同与分异研究 [J].
覃成林 .
人文地理, 2004, (03) :36-40
[5]   论我国区域间经济差距 [J].
宁周彬 .
经济纵横, 2002, (10) :50-52
[6]   中国经济增长的“俱乐部收敛”特征及其成因研究 [J].
沈坤荣 ;
马俊 .
经济研究, 2002, (01) :33-39+94
[7]   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同与差异——对西部开发战略的启示 [J].
蔡昉 ;
都阳 .
经济研究, 2000, (10) :30-37+80
[8]  
国富论[M]. 上海三联书店 , (英) 斯密 (Smith, 2009
[9]  
我国经济增长的地区性趋同理论及实证分析[M].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 张焕明, 2007
[10]  
高级宏观经济学[M]. 商务印书馆 , (美)戴维·罗默(DavidRomer)著,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