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际发展差距的内在机制分析

被引:6
作者
安虎森
吴艳红
机构
[1]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区际差异的内在机制; 区际市场规模差异; 区际市场开放程度; 政策梯度;
D O I
10.13962/j.cnki.37-1486/f.2010.03.006
中图分类号
F061.5 [区域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不断强化发达的东部地区区位优势的循环累积因果机制推动着可流动要素不断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地区。在纯市场力作用下的资源配置,取决于市场规模和区际开放程度,东部市场规模越大、东部和中西部之间开放程度越大,则经济活动更加聚集在东部地区,进一步加大东部和中西部之间的发展差距。要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则政府必须进行有效干预,提供一些特殊政策适度"保护"中西部地区的市场份额,且在东部和中西部之间设定适度的"政策梯度",实行差别化的政策,而不应实行"一刀切"的统一的政策。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市场一体化与区域协调发展 [J].
徐现祥 ;
李郇 .
经济研究, 2005, (12) :57-67
[2]   区域协调发展研究的进展与方向 [J].
姜文仙 ;
覃成林 .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9, (10) :90-95
[3]   我国东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与对策研究——基于要素禀赋和政策视角 [J].
王晓鸿 ;
王崇光 .
经济问题探索, 2008, (05) :34-38
[4]   中国的地区工业集聚: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与经济政策 [J].
金煜 ;
陈钊 ;
陆铭 .
经济研究, 2006, (04) :79-89
[5]   中国区域差异变化轨迹及区域差异系统分析 [J].
严汉平 ;
白永秀 .
嘉兴学院学报, 2005, (01) :106-115
[6]   区际差距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J].
李颖 ;
陈银生 .
经济体制改革, 2004, (03) :124-126
[7]  
资本流动对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研究[D]. 彭文斌.复旦大学 2008
[8]  
新经济地理学原理[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安虎森等, 2009
[9]  
中国区域经济不平衡与协调发展[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金相郁, 2007
[10]  
Industrial location and public infrastructure[J] . Philippe Martin,Carol Ann Rogers. &nbsp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 1995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