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地非农化管理的分权取向改革及其情景模拟

被引:10
作者
靳相木
姚先国
机构
[1]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农地非农化; 新增建设用地配额; 集权制; 分权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对现行农地非农化"转-征-供"三位一体的中央集权制管理模式的基本规定性及可能的内在矛盾进行了制度分析,揭示了中央集权制管理框架虽然具有阶段必要性,但随着中国社会转型发展的不断进展,今后势必要引入基于地方利益独立性的分权取向改革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管住总量,放开市场"和"配额管理,市场调剂"两个可能的分权取向改革方案,对这两个方案与现行中央集权制管理框架进行社会福利差异比较分析和情景模拟,结果显示这两个改革方案都能实现高于现行中央集权制模式的社会总福利水平。"配额管理,市场调剂"方案能够更好地与现行中央集权制管理框架相衔接,可能成为今后中国农地非农化管理的分权取向改革的首选方案。在改革的逻辑路径设计上,提出应当紧紧抓住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的分配机制这个枢纽,并沿着可转让配额管理这一方向推进现行中央集权制管理模式的改革,以取得"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体制改革创新的连锁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20+122 +122-123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论土地发展权转移与交易的“浙江模式”——制度起源、操作模式及其重要含义 [J].
汪晖 ;
陶然 .
管理世界, 2009, (08) :39-52
[2]   新增建设用地指令性配额管理的市场取向改进 [J].
靳相木 .
中国土地科学, 2009, 23 (03) :19-23
[3]   易地代保和土地开发权转移比较 [J].
屠帆 ;
卫龙宝 ;
张佳 .
中国土地科学, 2008, (02) :29-35
[4]   文本、结构与立法原意——“人大释法”的法律技艺 [J].
强世功 .
中国社会科学, 2007, (05) :143-159+207
[5]   基于土地经济学视角的土地出让金研究 [J].
安徽省财政厅课题组 ;
黄然 ;
於忠祥 ;
王佳丽 .
经济研究参考, 2006, (94) :17-25
[6]   农地转用如何走市场化之路? [J].
史京文 ;
褚玉 ;
江黄鹏 .
国土资源, 2005, (12) :25-25
[7]   两个规划如何衔接? [J].
许坚 .
中国土地, 2005, (08) :22-23
[8]   浅论农地转用指标市场化流转 [J].
张建生 .
中国土地, 2005, (08) :30-31
[9]   浙江省基本农田易地有偿代保制度个案分析 [J].
谭峻 ;
戴银萍 ;
高伟 .
管理世界, 2004, (03) :105-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