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建设用地指令性配额管理的市场取向改进

被引:44
作者
靳相木
机构
[1] 浙江大学土地科学与不动产研究所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土地开发权; 配额管理; 新增建设用地;
D O I
10.13708/j.cnki.cn11-2640.2009.03.005
中图分类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研究目的:通过案例分析,揭示改进农地非农化开发指令性配额管理体制的方向。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案例分析法。研究结果:在中国农地非农化开发中,地方政府是第一顺序的土地开发者,中央以新增建设用地配额的形式统筹分配土地开发权,这一指令性配额管理体制与土地公有制以及当前所处的转型发展阶段总体上是适应的,但这一体制的"刚性"也引发了很多矛盾。改进指令性配额管理的可能路径是实行新增建设用地配额与其耕地保有量挂钩,构建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市场对配额进行调剂。研究结论:沿着可转让配额方向推动农地非农化开发的指令性配额管理体制改革,是实现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与市场机制有效衔接和协调的一个可选路径。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易地代保和土地开发权转移比较 [J].
屠帆 ;
卫龙宝 ;
张佳 .
中国土地科学, 2008, (02) :29-35
[2]   农地转用如何走市场化之路? [J].
史京文 ;
褚玉 ;
江黄鹏 .
国土资源, 2005, (12) :25-25
[3]   浅论农地转用指标市场化流转 [J].
张建生 .
中国土地, 2005, (08) :30-31
[4]   土地利用规划的非理性、不确定性和弹性理论研究 [J].
吴次芳 ;
邵霞珍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 (04) :98-105
[5]   浙江省基本农田易地有偿代保制度个案分析 [J].
谭峻 ;
戴银萍 ;
高伟 .
管理世界, 2004, (03) :105-111
[6]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 标准农田建设简报 .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