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市场四大问题及其演化逻辑

被引:161
作者
周立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关键词
农村金融体系; 正式金融; 非正式金融; 市场逻辑;
D O I
10.19795/j.cnki.cn11-1166/f.2007.02.009
中图分类号
F832 [中国金融、银行];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融资困境是影响农村实现效率和公平目标的最大金融瓶颈,需要一个合适的农村金融体系去解除这一瓶颈。但为何已有成熟的城市工商金融体系,不能自然而然地延伸到农村地区,而需要一个单独的农村金融安排呢?笔者认为,原因在于农村金融市场存在四大基本问题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抵押物缺乏、特质性成本与风险、非生产性借贷为主。四大问题的存在,使农村金融市场自然发育状态下出现“市场失灵”和“负外部性”,需要政府介入。但政府介入后,又往往以正式金融制度取代非正式金融制度,进一步恶化农村融资环境,又带来了“政府失灵”。两大“失灵”,使得农村资金的非农化成为常态。若不改变涉农基本制度,缓解两大“失灵”的关键,在于放弃单纯依赖正式金融部门的幻想,构建并运行正式和非正式金融两部门垂直合作型农村金融体系。若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融资难题,则需跳出金融去看农村金融问题,突破市场逻辑,改善基本涉农制度。
引用
收藏
页码:56 / 63+128 +128-12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由生存经济看农村高利贷的表达与实践 [J].
周立 .
财贸经济, 2006, (04) :64-69+97
[2]   一个农民的九年放贷史 [J].
周立 .
银行家, 2005, (08) :51-55
[3]   新一轮农村利率改革成效与经济解释——闽东地区调查与垄断市场分析 [J].
周立 ;
林荣华 .
财贸经济, 2005, (05) :7-13+96
[4]   山西票号的风险控制及其现实意义 [J].
孔祥毅 ;
张亚兰 .
金融研究, 2005, (04) :1-11
[5]   发展经济体中的合会金融:台湾的经验 [J].
李晓佳 .
中国农村观察, 2005, (02) :13-24+30
[6]   改革期间中国金融业的“第二财政”与金融分割 [J].
周立 .
世界经济, 2003, (06) :72-79
[7]   改革期间中国国家财政能力和金融能力的变化 [J].
周立 .
财贸经济, 2003, (04) :44-51+96
[8]   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1978-2000 [J].
周立 ;
王子明 .
金融研究, 2002, (10) :1-13
[9]   中国农村金融供求特征及均衡供求的路径选择 [J].
何广文 .
中国农村经济, 2001, (10) :40-45
[10]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体制改革的争论 [J].
谢平 .
金融研究, 2001, (01)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