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生存经济看农村高利贷的表达与实践

被引:14
作者
周立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关键词
生存经济; 高利贷; 小农经济;
D O I
10.19795/j.cnki.cn11-1166/f.2006.04.013
中图分类号
F832.4 [信贷];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本来是一个纯经济现象的高利贷问题,在文化与政治因素介入后,变成了一个复杂的意识形态问题。文化和政治对高利贷的“表达”,深刻地影响了高利贷发展的“实践”。明清以来的经验显示,高利贷本是一种生存借贷,置农村生存经济状态于不顾的单方面打击高利贷活动,不仅不能根除高利贷产生的土壤,反而加剧了高利贷的风险溢价,降低了小农的信贷可得性,恶化了小农的信贷状况。实际上,小农在借贷活动中,关心的主要是信贷可得性和利息额问题,而不是通常认为的利息率问题。对高利贷问题的不适当“表达”,不利于农村融资问题的解决。让农民走出生存经济状况,才能根除高利贷产生的土壤。在仍处于发展中的小农经济状态时,不应将小农的生产借贷也推向生存借贷市场,加大农户的借贷成本,使得正常的生产性投资也难以进行,政策重点在于扶持农村的生产性借贷,千方百计地扩大小农的信贷可得性,并充分利用传统民间金融手段,而不是一味打击所谓的“高利贷”。
引用
收藏
页码:64 / 69+97 +9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新一轮农村利率改革成效与经济解释——闽东地区调查与垄断市场分析 [J].
周立 ;
林荣华 .
财贸经济, 2005, (05) :7-13+96
[2]   《万历十五年》 [J].
黄仁宇 .
新作文(初中版), 2004, (05) :68
[3]  
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周立著, 2004
[4]  
万历十五年[M]. 三联书店 , 黄仁宇著, 1997
[5]  
农民经济组织[M]. 中央编译出版社 , (俄)А.恰亚诺夫(А.Чаянов)著, 1996
[6]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 三联书店 , (德)韦 伯(Weber,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