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里”视角下单位大院与居住小区的空间比较

被引:43
作者
杜春兰 [1 ]
柴彦威 [1 ]
张天新 [2 ]
肖作鹏 [1 ]
机构
[1]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2]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
关键词
单位大院; 居住小区; 空间性; 邻里理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4.12 [居住区规划];
学科分类号
083303 ;
摘要
通过对北京市多个单位大院与居住小区的实地调研、访谈及文献研读,将单位大院与居住小区置于邻里理论视角下,阐述了单位大院与居住小区对邻里思想理论与实践的继承和发展;比较研究了单位大院与居住小区在规模与边界、用地布局、要素构成、道路系统和社区感方面的特点。基于邻里的空间性内涵,探讨了单位大院在封闭性与开放性、混合性与单一性、异质性与同质性等方面对城市规划与住区设计的理论与实践启示。
引用
收藏
页码:88 / 9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中国城市转型研究的新动态——兼评《转型与重构:中国城市发展多维透视》 [J].
马静 ;
柴彦威 ;
塔娜 .
城市观察, 2010, (03) :15-23
[2]  
地理学视角下的城市单位:解读中国城市转型的钥匙[J]. 柴彦威,张纯.国际城市规划. 2009(05)
[3]   从大院到小区到超级街区 通过社会和空间结构阅读中国城市的大规模开发 [J].
布雪泽 ;
范凌 ;
林达 .
时代建筑, 2009, (03) :28-37
[4]   超越渐进主义:中国的城市革命与崛起的城市 [J].
吴缚龙 .
城市规划学刊, 2008, (01) :18-22
[6]   邻里作为一种规划思想:其内涵及现实意义 [J].
何深静 ;
刘玉亭 .
国外城市规划, 2005, (03) :64-68
[7]   北京“单位大院”的历史变迁及其对北京城市空间的影响 [J].
乔永学 .
华中建筑, 2004, (05) :91-95
[8]   单位大院与城市用地空间整合的探讨 [J].
任绍斌 .
规划师 , 2002, (11) :60-63
[9]   美国新城市主义思潮的发展及其对中国城市设计的借鉴 [J].
桂丹 ;
毛其智 .
世界建筑, 2000, (10) :26-30
[10]   社区中心的建设 [J].
魏皓严 .
规划师, 2000, (02) :112-115